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开始进攻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并随后以破竹之势赢得了胜利。
在此之后,对于苏联在我国抗日战争的作用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苏联打败关东军以后,从东北运走了很多物资,做法令人不齿;有人说,日本关东军战斗力强悍,凭借着我国当时的状况,根本不可能打败他们,苏联的攻击是雪中送炭。那今天咱们来说说,事情的争议到底在哪?
首先,咱们看看关东军当时的状况。
关东军是日本军队因驻扎在我国东北而得名。在日本军队中,关东军的战斗力最强,装备也是最好的,被称为“皇军之花”;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一百二十万人,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还有一个敢死队旅团和两个航空军。但从1943年开始,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不得不抽掉关东军去支援太平洋战场。
到1945年的时候,日军为了防守苏联军队,召回了25万退休军人,临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 坦克旅团和5个炮兵联队;经过紧急补充的关东军,这个时候兵力才达到了24个师团,约70万人。也就是说,往日强悍的关东军,现在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这也是关东军被苏联红军吊打的原因之一。
苏联红军能吊打关东军,那当时的国民政府怎么样?
抗战前期,当时的国民政府经过无数血的教训,得出结论:三倍于敌可守,六倍于敌可攻。
1938年的徐州会战,国民党第五战区60万部队在李宗仁、白崇禧的带领下,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日军投入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兵力共有24万,双方兵力对比接近3:1;双方激战5个月,我方死伤近10万人,日本死伤约26000人。
台儿庄大捷
在徐州失守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整作战序列,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包括空军、海军在内,总计14个集团军、50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10万人。日本方面,为了进行武汉作战,大本营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团的兵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是第2军和第11军共9个师团的兵力,约25万余人,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各型飞机约300架。双方直接兵力对比达到4.4.:1。
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都失败了。三倍于敌可守?是可守的,只不过可能守不住。
如果国民政府打算消灭关东军。假设关东军和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等战役时日军的战力一样,且六倍于敌可攻是正确的的,国民政府需要调动420万部队。而这当时是国民党的全部兵力,也就是说国民党不可能为消灭关东军调动420万人,他也不敢。有人提议,不是还有毛的军队么?那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所以凭借着国民党的能力打不下来关东军。即使有美帝提供精良的武器装备,蒋军队战力的提升也不能完全弥补人数上的差异;即使能慢慢耗着,美帝和苏联也不会同意日本迟迟不投降的。
苏联不出兵,国民党没有那个能力消灭关东军。如果这个时候苏联以东北的大部分物资作为条件,消灭关东军,国共双方都会十分乐意的。有人说,《雅尔塔》协议不是约定好了么?苏联怎么还提条件?对于苏联来说,这是搂草打兔子,不拿白不拿;对于美帝来说,反正也不是我的,只要日本赶紧投降就行;国民政府的想法和当年慈禧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心情差不多,两人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
也就是说,苏联出兵东北,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当时最优的情况;只不过在我们看来,国民政府当时让步太多,而且苏联的行径我们感受的最深,但如果考虑到我们的国情,这也能能够理解和不可避免的。
还有一种情况,即在苏联进攻关东军的过程中,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了,那关东军会不会也跟着投降?那我们能不能假设,苏联不来,关东军也会投降?这个是有一定可能的!但历史不会不会给我们假设的机会,这才是历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