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较强,尚无特效药!浙江一医院已确诊腺病毒感染700多例

雅彤康康 2024-07-11 21:38:19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今年6月份,浙江省内某医院公布的一项确诊700多例数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报告提到该地区腺病毒感染病例呈高发上升趋势,且在短时间内的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达七百人。

可能有人会好奇,不就是小小“病毒”吗?为何会在引起如此热烈的讨论呢?

高热不退、频繁咳嗽,腺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

可能很多人对“腺病毒”并不熟悉,这种所谓的腺病毒就是指一种没有包膜的单链DNA病毒,属于腺病毒科。其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且根据血清的不同,患者在感染后也可能会出现以下不同的临床症状。

发热

感染腺病毒后出现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感染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

当腺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迅速将其识别为外来病原体,并启动免疫应答。作为免疫反应的一部分,免疫系统释放出一系列炎症介质,这些化学信使在体内发挥作用。

白细胞介素-1(IL-1)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炎症反应中的核心介质之一,IL-1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下丘脑,影响体温调节中心,使其调整体温设定点,导致发热。

这种体温升高有助于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活性,同时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它们清除病毒的效率。

咳嗽、呼吸困难

感染性病毒后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的情况通常是由于病毒对呼吸道系统的直接侵袭所导致。

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会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破坏其结构和功能,导致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涉及免疫细胞的激活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如细胞因子和化学趋化因子,它们进一步加剧了炎症过程并引发症状。

咳嗽是身体试图清除呼吸道中病毒和分泌物(如痰)的一种自然反射机制。

病毒感染导致的炎症和粘膜水肿可能会刺激咳嗽反射,使得患者频繁咳嗽。此外,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加重咳嗽症状,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则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气道狭窄、气道阻塞或肺部功能受损。

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如肺炎,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肺部泡囊充满炎症性渗出物,减少气体交换面积,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呕吐、腹泻

病毒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会损害我们胃肠道黏膜,导致其出现红肿、水肿等情况。这些会使胃肠道对食物和液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大打折扣”,从而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此外,炎症反应还可能会加重刺激胃肠道的神经末梢,造成胃肠蠕动异常,导致不适症状进一步加深。

虽然根据目前临床的研究来看,多数的腺病毒存在自限性,也就是说他们会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自行恢复。并且,目前临床并没有针对腺病毒的特效药物,临床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性治疗。

但是,这里要注意,患者在出现不适症状后还要及时就诊,特别像婴儿、老人、免疫系统受损等特殊群体,这些人的名义情况是无法有效抵抗病毒入侵,如果被误诊或没有就诊,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病情。

腺病毒感染后常被误治,一旦加重可致命!

肺炎

腺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来传播的,感染后会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中“飞速”繁殖,大量复制自身,这一过程导致宿主细胞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引发细胞功能的紊乱和丧失。

其是在下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分支处,腺病毒感染可以引发炎症反应。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和细胞碎片会加深刺激气道,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和气道水肿。

这些改变减少了气道的有效直径,提高了气流的阻力,使得患者在呼吸时非常困难。此外,腺病毒感染还可能会直接影响肺泡壁(肺泡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础),减少肺泡的弹性,影响肺部正常的扩张和收缩能力,引起“病毒性肺炎”。

脑炎

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通路会进入大脑,这些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大量复制,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扰乱神经递质。

宿主的免疫系统在识别到这些病毒后会尝试消灭,此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其产生的抗体可以攻击感染的细胞,有时候也会误伤健康的细胞,从而诱发脑炎。

在临床一些病例中,慢性脑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将随着这些症状的不断恶化,患者的身心都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在极端情况下,慢性脑炎可能会诱发呼吸衰竭、心脏功能障碍等,最终导致死亡。

结膜炎

结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组织,覆盖在眼睛的前部以及内眼睑表面,它有保护眼睛免受外界微生物侵害的效果。可是如果通过飞沫传播使得眼球出感染腺病毒后,病毒就会附着在结膜细胞的表面,且会逐渐侵入到细胞内并大量复制,引起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总之,虽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是感染后的不适总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这里要提醒大家,为了减轻病情和防止并发症的出现,还是要了解腺病毒感染的相关问题,一旦发生疑似腺病毒感染的情况要尽快就诊。

同时,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预防大于治疗”,多专业的治疗也不如积极预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降低咱们自己感染腺病毒的风险。

腺病毒激增:儿童遭殃,成人难逃,如何预防?

勤洗手

腺病毒会通过接触进行传播,也就是当我们接触感染者触碰过的物体后,在触摸自己的眼、鼻、口等部位,就可能敞开了“欢迎”病毒的大门,将病毒引入体内。

而洗手是一种操作简单且有效的物理方法,用肥皂清洗可以破坏病毒的外壳结构,使其失去活性。并且,流动的冲刷作用可以将病毒从手上冲刷掉。

当然,使用含有酒精的手部消毒剂同样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消毒效果,因为酒精具有快速撒杀灭病毒的能力。

注意呼吸道卫生

尤其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儿童来说,在出现咳嗽、打喷嚏等情况时,要注意使用纸巾或手臂遮住口鼻部分。并且要注意使用纸巾后要及时丢弃,并使用消毒剂擦拭手臂部分。

同时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家中的物体,尤其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遥控器、开关、充电器、门把手等部位,使用含有漂白剂的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并注意家中定期开窗通风。

接种疫苗

目前,针对腺病毒感染的疫苗主要集中在预防某些类型的腺病毒引起的疾病,如腺病毒相关的结膜炎和肺炎。例如,针对腺病毒血清型4和7的疫苗已经被广泛用于预防儿童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这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可以刺激接种者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在未来接触到这些病毒时,体内已经有了相应的抗体来中和病毒,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然而,并非所有类型的腺病毒都有对应的疫苗。

腺病毒有很多不同的血清型,而现有的疫苗只能覆盖其中的一部分。此外,腺病毒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疫苗的免疫保护可能随时间减弱。

总结:

面对腺病毒感染来袭,我们大家要保持高警惕性,尤其对于学校幼儿园等聚集性场所来说,更要加强卫生提高和个人防护,一旦出现疑似病例要尽快,防止病毒在校园内大肆传播。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来说,要遵医嘱配合治疗,避免过度劳累;大家记住了吗?

文献来源:

[1]《11例儿童腺病毒肺炎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特征分析》,高微微;翟嘉;郭永盛;邹映雪,2024-06-15

[2]《什么是儿童腺病毒感染》,樊爱民,2024-02-23

1 阅读: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