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香港长和集团宣布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资产的消息,在国际舆论场掀起波澜。这场被形容为“世纪交易”的商业行为,因涉及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要地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被赋予浓厚的地缘政治色彩。面对外界关于“损害国家利益”的质疑,香港建制派内部出现观点分歧,既有人呼吁警惕交易背后的战略风险,也有声音强调市场自主原则,反对过度政治化解读。
长和集团此次出售的港口资产覆盖23个国家,其中巴拿马运河港口尤为敏感。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黄金水道”,巴拿马运河承载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高达21%。美国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便将运河视为遏制中国的重要筹码,多次施压要求削弱中资影响力。此次贝莱德财团收购行动被曝获得白宫支持,其CEO芬克与特朗普私交密切,交易完成后,美国资本将间接掌控运河39%的集装箱吞吐量,进一步强化对全球航运咽喉的控制力。

中国官方对此反应强烈。国务院港澳办三天内两次转载《大公报》评论,质问企业“在大是大非面前如何取舍”,强调“伟大的企业家必须是爱国者”。梁振英在社交媒体撰文指出,“商人无祖国”的论调在中美博弈背景下尤为危险,呼吁企业认清“没有祖国的商人就跟没有父母的孩子被人欺凌”这一现实。香港建制派内部对事件的态度呈现明显分化。部分人士强调交易的商业属性,认为政府不应过度干预。
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表示,事件不涉及法律问题,相信港府不会介入。这种立场反映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对市场自由原则的坚守。另一方则担忧交易可能冲击“一国两制”的国际形象。立法会议员严刚指出,港口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将削弱中国在相关地区的影响力。有外资机构私下表示,若港府因政治压力干预交易,可能损害香港作为国际商业枢纽的可信度。香港特区政府的回应始终聚焦于法律框架。

行政长官李家超明确表示,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反对外部胁迫手段。这一表态既回应了外界对《香港国安法》适用性的猜测,也表明港府在处理此类跨境交易时的谨慎态度。法律界人士分析,由于交易均位于海外,香港国安法的直接管辖权有限,但港府可依据《公司条例》等法规审查交易合规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暴露出香港在国家安全审查机制上的短板。目前香港尚未建立类似欧美国家的外资安全审查制度,企业重大交易的国家安全影响主要依赖自律。长和交易争议本质上是“一国两制”实践中的新挑战。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既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又需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此次事件中,企业的逐利行为与国家战略需求产生冲突,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成为摆在特区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警告,若香港丧失商业中立性,可能加速资本外流。东盟国家则呼吁保持克制,避免台海局势外溢影响地区稳定。这种外部压力进一步凸显了香港地区在中美博弈中的特殊角色——既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也是大国竞争的前沿阵地。
作者还是很公正的,和平交易,何来道德绑架
凡是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国家介入调查是必须的。首先是一国,其次才是两制。
少说话,多干实事
正常的商业行为,没必要调查肥
2 这条老狗,他是处心积虑、蓄谋已久地想要危害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啊!我已经查实了——我们国家招商集团2014年出资1400亿港元,愿意跟李汉奸买巴拿马运河那两个港口40%的股份,他嫌便宜了,不卖;2016年我们又出资3500亿港元,愿意跟他买巴拿马运河那两个港口的全部股份,他也嫌便宜了,不卖;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家又有意向出4000亿港元跟他仅仅只是买巴拿马运河那两个港口的全部股份,他都嫌便宜了,不卖!现在他突然宣布仅仅以区区1600亿港元就把巴拿马运河那两个港口的全部股份外加另外多达41个港口打包礼送给敌国,然后还骗我们说自己大赚了一笔!这要是我们买,估计30000万亿港币他都不卖的大单,现在他卖个1600亿就骗我们说赚大了!真是把我们当傻子忽悠啊?而且,现在破天荒竟然发动那么多美国水军来一面诋毁我们,一面替他自己推脱、洗白、美化……这老狗,是铁了心存心要危害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安全呀!
还有二制?别搞笑啦[呲牙笑]
这怎么又有为美帝发声的?胳膊肘往外拐很疼的。
放屁,不是单纯的商业交易,而是美国政府参与的精心策划
以后买苹果手机,开特斯拉的,都应受到国家安全审查!
其实调查早就开始了。危害国家战略安全必须接受调查[静静吃瓜]
小编就是变相的给李嘉诚洗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