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畔绘新篇,茅台护绿前行

开开案例 2025-03-21 08:38:41

赤水河畔,群山叠翠,河水清澈见底,游鱼穿梭于青石之间,水鸟掠过水面,激起圈圈涟漪。

“红嘴蓝鹊、岩原鲤、胭脂鱼……”放缓脚步,身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杨应波笑着说道:“这些珍稀动物,如今在赤水河越来越常见了!”

自2022年担任“青清赤水”茅台青年志愿者领队以来,杨应波便与队员们携手巡河护河,守护这片生态宝地。

赤水河沿岸是众多酿酒企业的立足之地,保护好赤水河,就是守护酿酒产业的根基。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中国茅台·国之栋梁’——生态守护公益行动”启动仪式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茅台愿与各方携手,将赤水河生态保护作为一项长期使命,以绿色科技创新为引擎,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机器轰鸣,茅台厂区内蒸腾的水汽勾勒出一派繁忙景象。透过厂房玻璃望去,道路两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茅台集团生态环保部员工肖啟彬介绍:“厂区的这条条‘绿丝带’,都是大家亲手种下的,希望让绿色成为茅台最美的底色。”

在护绿的同时,茅台也加快了生态治理步伐。自2014年起,茅台承诺连续10年每年出资5000万元,专项用于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走进贵州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的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一辆辆满载酒糟的卡车缓缓驶入接糟区。茅台循环产投公司生产质量部干事刘东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自豪地介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废弃物’,其实是生产发酵饲料和有机肥的优质原料!”

酒糟进入生产车间后,经过槽式发酵、陈化发酵等工序,最终转化为高效有机肥料。随后,这些有机肥将重新滋养酒用高粱,形成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链条。

在增绿、护绿的同时,茅台不断优化厂区生态循环体系,完善生态环保制度地图,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并构建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为赤水河生态保护打造标杆,探索出一条科技引领的绿色发展道路。

“我们将持续在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绿色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守护赤水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茅台集团生态环保部负责人娄立峰表示。

数据显示,赤水河干流茅台段水质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区域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7%。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贵州省赤水河流域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生态示范区成功入选。

0 阅读:0

开开案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