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就在昨天中秋节的晚上,俄乌战场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乌克兰军队在东部哈尔科夫地区的反击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相继攻克了库皮扬斯克、巴列克利亚、伊久姆、红利曼等地。这其中伊久姆是最重要的一个城市。
在乌克兰的攻势面前,俄军兵败如山倒,接连溃退,网上已经出现了许多俄军被俘、武器装备被到处丢弃的视频。已经开始有人用日俄战争中的奉天会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坦能堡会战来形容俄军的这次惨败了。
乌克兰的攻势还没有停歇,接下来的战局会如何发展,还是需要我们拭目以待的。俄军失去了伊久姆地区之后,它竭力扶持的“顿涅茨克共和国”与“卢甘斯克共和国”就完全暴露在了乌军面前。乌克兰军队势必会对这里发起决定性的攻势。
俄军是否能够挡住乌克兰军队的攻势?能否保住这两个“共和国”?如果再一次的溃败,那么这场战争将会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我们可以说,更加决定性的时刻在未来的数周之内。如果乌克兰军队能够在10月攻克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占领整个顿巴斯地区,那么就意味着俄罗斯军队的彻底失败;如果俄军能够在顿巴斯顶住乌军的进攻,那么他们还能稍微喘一口气,不过那样也是相当狼狈的,即使能够熬过今年,明年还能不能挺得住,概率也是很小的。
总之,这场战争的结局其实已经确定下来了,那就是俄罗斯一定会失败。问题只是在于它是在今年失败还是在明年失败。
(二)
伊久姆的惨败进一步暴露了俄军的虚弱。无情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是不可能拥有一支强大军队的。俄罗斯的GDP已经与墨西哥相当,科技水平已经远远地落后于西方国家,在这样的条件下,军队的实力必然大打折扣,面对着获得了西方全力支持的乌克兰,吃败仗已经是必然的事情。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纳闷,为什么俄罗斯不实行全国总动员,为什么不像卫国战争时期那样组成上千万大军来投入战斗?有人恭维说,这是俄罗斯觉得乌克兰不配,不值得俄罗斯如此大动干戈。
其实,现在我们可以看清楚了,俄罗斯之所以不实行总动员,是因为它已经生产不出足够多的武器了。俄罗斯的军工生产能力已经和它的国力一起直线下降,再也不复当年的风采。
要知道,维持庞大的军工生产能力那也是要花很多钱的。你要保留很多闲置的生产线,要养活大批的技术工人,要储备足够多的生产原料。还有你的电力、运输等条件都要跟得上。
俄罗斯显然是没钱做到这一切了。即便他们能够做到,时间恐怕也来不及了。二战时期的美国在把整个国家转入战时经济之后,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开始向前线提供海量的武器装备。俄乌战争才打了半年多,俄罗斯已经如此狼狈了,它已经没有时间来组织庞大的军队了。
从乌克兰那一边来说,西方国家的大力援助显然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援助还只是开了个头。还有很多武器没有送到前线,或是正在加紧训练,比如美国答应提供的F-16战斗机,目前还不见踪影,大概要到年底才会上阵。到了那时,乌克兰军队会如虎添翼,战斗力更加强悍。
乌克兰显然会步步前进,直到他们实现彻底解放所有领土的目标。
(三)
未来的形势无论是对于俄罗斯,还是对于普京本人来说都是极度严峻、生死攸关的。
从目前来看,俄罗斯已经没有能力来守卫克里米亚以及东部的两个“共和国”了。最迟到明年春天,这两个地方都会被乌克兰军队攻克。
乌克兰在收复了所有领土之后,是不会停歇下来的。他们有可能会攻占一小块俄罗斯领土、占领一两座俄罗斯城市作为报复,这叫做“来而不往非礼也”,你能攻占我的领土,我就不能攻占你的?而且,乌克兰还会提出战争赔偿、惩办战犯等一系列要求。西方国家也会继续加紧制裁,到明年,欧洲将会基本停止使用俄罗斯的油气,俄罗斯的经济将会更加雪上加霜。
因此,俄罗斯和普京本人都将面临着极度严峻的考验。这样大的一场战争遭到惨败,而且还是你自己主动挑起来的,承担责任是无可避免的。俄罗斯国内反对普京的力量势必会乘势而动,要求普京下台。普京如何来稳定局势?如何让民众继续支持自己?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普京一直都是靠着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情绪来维持自己的地位。俄罗斯人普遍存在着浓厚的大国情结,对于能够实现领土扩张的领导人总是大力支持。普京也正是靠着他在车臣、格鲁吉亚和克里米亚等地的武功才获得了今天的威望。
但是,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对外吃了大败仗的领导人也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输掉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与输掉了日俄战争的尼古拉二世,他们的下场都很悲惨。
普京即将输掉眼前的战争,他如何来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是无从得知的。所有支持普京的那些人,现在只能为他祈祷了。
正解!!!!!!
最后照片很有意思!
正义与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