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作为一名星二代,
他是在一个只有十八平米的房子里长大的,
甚至,长大后的他连一间房子都买不起。
作为李成儒唯一的儿子,
李大海为何生活的连普通人都不如?
老无所依,后悔了?“我要把他的自尊全部打碎,在家我把他欺负够了,远比出去让别人欺负强”。
这是郭德纲从小便对郭麒麟的教育模式,也称“打压式教育”。
后来,郭麒麟也确实成长的很优秀,
但是,却只送了自己的父亲一句“堂前尽孝”。
不知,郭德纲对此境况有没有后悔?
只知道,同样对儿子进行“打压式教育”的李成儒后悔了!
2007年,53岁的李成儒与第二任妻子离婚,
又重新恢复了孤家寡人的状态!
这时的他,却突然想到了自己那个曾经万般“嫌弃”的儿子,
犹豫再三,还是拨通了那个电话,
他主动询问儿子,是不是该换一辆车了?
我可以给你买一辆100万的,
谁知,儿子却说:
“你要真想送我,送一辆二十万的足矣”。
面对儿子不算冷漠的态度,他觉得二人关系有希望缓和,
此前,他就说过:
“随着我逐渐老去,这种舐犊之情,会比较多”。
那么,明明是唯一的儿子,
他们的关系为何会一步步走向冰点?
这则要归功于,他年轻时对儿子的教育方式!
打压式教育,真的好吗?和郭德纲一样,他对自己儿子的也是实行的“打压式教育”,
在儿子六岁时,他便和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离婚了!
那时的他,已经是当地有名的富豪了,
但是,离婚后的妻儿却搬进了一个18平米的小房子,
就连卫生间和厨房都是公用的,
而且,这一住就是28年。
在这期间,他对母子二人不闻不问,自己尽情潇洒,
后来,还和小自己十多岁的小娇妻走到了一起。
在九十年代初,他便有了1300万美金,
就连一双袜子,都顶得上别人好几个月工资!
与他截然相反的是,他的儿子为了生计17岁便辍学了,
辍学之后,他开始了打工模式,
什么洗盘子、做披萨,只要能赚钱就做!
后来,心疼母亲的他,想要买一套小房子,
奈何钱不够,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谁知,对方一点情面都不给,直接怒骂:
“你没钱,买什么房子?”
后来,喜欢音乐的他又在父亲的家中看到了一台钢琴,
他情不自禁的走了过去,想让父亲也送自己一台,
父亲再次骂道:
“你知道多少钱吗?你就想要”
经过两次的羞辱,他也明白了父亲靠不住,
于是,他开始自寻出路,
终于,在2013年,登上了一档综艺
不知是为了博话题,还是什么原因,
节目组邀请了他的父亲,也是这一次,
他受到了来自父亲的公开羞辱:
“你除了看上去人模狗样的,还有什么可让我夸的呢?”
一句话,打破了他所有的努力,但他并没有气馁。
后来,他又参加了另一档节目,
同样,又请来了他的“前辈”父亲,
这一次,他直接说道:
“没有李成儒这个父亲,谁知道你李大海”。
扔下这句话,他便直接离开了!
经过多次地怒骂和羞辱,他似乎也对这个所谓的父亲失望了,
之后,他默默努力,不再参与到对方的生活中去!
现在的他,是歌手,是演员,更是残联的心理康复导师,
俨然已经成长了起来,
再也不是那个需要向父亲摇尾乞怜的孩子了。
很多人都会疑惑,面对自己这唯一的儿子,他为何要如此对待?
其实,这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有关!
我吃过的苦,你也得吃?他出生于北京,原本也是一个小康家庭,
只不过,在他两岁时,父亲的离世,
让这个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跟随母亲生活的他,虽然生活清贫,
但是,也没有忽略文娱生活。
他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听京剧,并且认真学习,
也许是小时候的京剧,在他的心中埋下了文娱的种子。
慢慢长大的他,和许多当地人一样,
成为了一名缝纫工人。
不甘于此的他,拜师了董行佶,开始学起了话剧,
颇有造诣的他,没过多久便被借调到了中央实验话剧院。
其实,进入中央话剧院,
便预示着他一只脚已经进入了这一行,
后来,他还成为了《西游记》剧组的剧务。
只不过,在剧院的收入太少,
于是,他便选择了另一条路——下海!
他在北京创办了一家名叫“特别特”的服装商店,
这是北京第一家自选服装店,
一时间,他赚的盆满钵满!
有了钱,他便又开始了逐梦之路,
1992年,他在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出道,
此时的他,已经37岁了,算不上年轻。
演员这碗饭,除了天赋,本身年龄和颜值就很占优势,
奈何,这几样,他身上都没有。
不缺钱的他,不怕浪费时间和资源,
终于,在他45岁那一年,
一部《重案六组》横空出世,让他的演艺之路走上了巅峰。
他也凭借其中的“警察”形象,大受欢迎!
人气上来之后,他的片约不断,
这几年,也为大家献上了几个不错的经典角色。
可以说,大器晚成的他,如今是成功的!
结语或许,是自己的成功来之不易,
他才会觉得自己的儿子,也应该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长!
殊不知,他的“打压式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早已让两人之间的感情有了嫌隙!
如今,孤身一人的他,才想要对儿子进行弥补,早已经为时已晚,
童年时期造成的阴影,早已留在了他的心中,
不然,他也不会说出那句:“我的亲人,只有我妈”!
其实,教育不应是简单的苦难复制,而应是因材施教、因时制宜的引导与陪伴。
让孩子在充满爱与支持的氛围中成长为一名优秀、明媚的人,更重要不是吗?
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