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寄予厚望的“哨兵”洲际弹道导弹项目,可能会搁浅?

兵工科技快讯 2024-12-18 16:03:29

美国国防部负责采购和物资技术保障事务的副防长威廉•拉普兰特的一席话,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在4月30日的美国众议院武器服务委员会新闻吹风会上表示,美国不排除放弃为LGM-35A“哨兵”洲际弹道导弹计划或对其进行修改的可能性。美国“哨兵”洲际弹道导弹项目再起波折!

“哨兵”洲际弹道导弹延迟部署,将于2030年服役

填补“三位一体”空档,为何是“哨兵”?

随着俄罗斯“萨尔马特”弹道洲际导弹顺利列装服役,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不仅成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定海神针”,也将是俄罗斯制约和抗衡美国与北约的基本保障力量。而“民兵-Ⅲ”洲际导弹自服役以来,已经守护美国长达50年之久,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时间的侵蚀,“民兵-Ⅲ”洲际导弹各项零部件正在加速老化,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各国怀疑。这种情况,也将使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的陆基力量将产生空档。因此,美国必须寻找出路,以使本国在核战略威慑领域不落下风。于是,2022年4月5日,美国空军宣布,将开启美国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研究计划,代号LGM-35A“哨兵”。

此前,对于美国陆基核力量的补强,还有一种声音,就是全面升级“民兵-Ⅲ”导弹,为其延寿。但随着“哨兵”计划的问世,这一声音就消失了,那么美国为何不为“民兵-Ⅲ”延寿,而是搬出了新一代的“哨兵”呢?

其一,延长“民兵-Ⅲ”寿命既不可行也不具有成本效益。“民兵-Ⅲ”最初是设计用于20世纪70年代的导弹防御环境的,该环境缺乏先进的一体化防空系统(IADS)、网络威胁、电子战(EW)系统、电子武器和其他先进的防御措施。后续经过改进后“民兵-Ⅲ”计划服役到2030年,虽然发射系统中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装置和推进火箭系统发动机已经被更换或翻新,但届时这些子系统会继续老化,其他从未更新过的组件也是如此。

面临老化问题的“民兵-Ⅲ”导弹系统

同样,与“民兵-Ⅲ”相关的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也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如发射门和关闭门的腐蚀,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损坏,诊断测试装置和电缆的磨损等。而再次延长“民兵-Ⅲ”的使用寿命,则需要生产翻新或更换老化部件和设备所需的零件,这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其二,“民兵-Ⅲ”不具备应对变化的战略环境的能力。即使进一步延长“民兵-Ⅲ”的寿命在技术上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美国高级国防官员仍质疑现有系统能否满足未来几十年的威慑要求。“民兵-Ⅲ”最初是在1960年代设计的,用于在威慑失败时执行特定的作战任务。它能够从美国本土的基地以直线弹道发射多达三个给定重量的弹头,具有足够的射程和准确度来打击苏联的目标,同时只面对适度的反弹道导弹防御。但美国今天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战略环境,全球核平衡正在发生变化,且洲际弹道导弹面临的威胁也更多、更大,因此美国需要更先进的洲际弹道弹道。

其三,维保修复过程复杂,加大运营成本。当“民兵-Ⅲ”的主要子系统(例如火箭发动机或导弹制导装置)发生故障时,通常无法就地修复。取而代之的是,整个子系统必须从导弹发射井中取出,运回主要作战基地,然后运到仓库进行维修。为了从导弹发射井中拆除大型子系统,导弹维护人员必须首先推回覆盖发射井顶部的110吨发射关闭门,然后将尽可能多的子系统相互堆叠起来才能到达发射井中需要维修的子系统,之后必须以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些相同的步骤,以安装替换子系统并使导弹恢复警戒状态。除了相关的人工成本外,这个繁琐的过程还需要额外的安全措施,因为发射器关闭门已经打开。即使在最佳情况下,整个过程也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哨兵”导弹模拟图

因此,在升级“民兵-Ⅲ”这条路实难走通的情况下,重新研发一款以当今技术为核心,并且满足未来几十年威慑要求的新型陆基洲际导弹,就成了美国的唯一出路。“哨兵”计划也因此应运而生。

“哨兵”为何重要?

目前对于“哨兵”洲际导弹的具体资料外界甚少,但根据一些流露出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在合理的范畴进行总结和预测。

相关信息显示,“哨兵”洲际导弹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了一种现代化的集成系统,该系统将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和可靠的威慑力量,旨在适应未来的威胁,并跟上新兴技术的步伐。该导弹还采用了静态点火技术、三级助推技术都这些技术都深受各界的紧密关注。由于采用三级助推技术,“哨兵”的最大射程与“民兵-Ⅲ”相仿,达到了13500千米。为保证导弹飞行顺利,助推器在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上都采用了最新、最优方案,因此,“哨兵”导弹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得到充分保证。

此外,“哨兵”还将配备W87-1热核导弹弹头,相比“民兵-Ⅲ”集成的W78弹头,W87-1旨在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安保性,爆炸当量300千吨,比1945年投在长崎的“胖子”炸弹威力和破坏力强15倍。采用惯性制导+GPS制导体制的“哨兵”,命中精度也在120米之内。

“哨兵”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虽然在射程和命中精度上,与当前的“民兵-Ⅲ”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基本一致,但考虑到它能携带的分导式核弹头数量,比只能最多携带3枚分导式核弹头的“民兵-Ⅲ”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要多出不少,并且由于其发动机使用了新的复合材料壳体使得发动机重量减轻,投掷重量提高,可以携带更多打击载荷或者电子设备,因此,其整体实际作战能力肯定要比“民兵-Ⅲ”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强出一个层次。

LGM-35A“哨兵”发射井的示意图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相比其他核力量具有两个优势,其不仅服役寿命更是长,且在操作、维护和现代化成本上消耗最低。而“哨兵”导弹一旦问世,不仅宣布着美国“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就会成型完工,也将为美开展各项军事行动提供战略支撑。因此,“哨兵”的进程不但对美国意义重大,对世界范围来说,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为何搁浅?

“哨兵”项目自诞生以来,就屡生波折,要么因为与承包商之间协作不畅导致延迟部署,要么因为预算超支而可能被迫终止。

可无论是“供应链中断、软件开发延迟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缺陷”,预算超支,还是与承包商之间的协作不畅,都反应出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美国目前在研发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方面出现了技术人员和技术储备的断档。究其原因,是美国几十年内没有研发新型号的洲际导弹,对陆基核打击力量主要采取延寿,而非研发的思路,导致了相关技术人才与人员的流失。而导弹生产供应链的不完整也是由于这一原因造成的,到目前,不仅是新型导弹生产供应链不完整,“民兵”III的维保延寿配件供应链也成为了美国的一个大问题。还有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哨兵”导弹在研制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技术难题。例如,2022年7月,美国在进行用于“哨兵”洲际弹道导弹和W87-1核弹头Mk21A再入飞行器的MinotaurII+火箭进行首次测试时,就发生了意外,试验没有成功。该测试在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VSFB)进行,火箭在发射11秒后爆炸。爆炸发生后,距离发射台非常近,碎片立即落入该区域。目前,爆炸原因尚不清楚。这无疑将会导致研发受阻,交付延期。

总之,技术人员和技术储备的断档一方面会导致研发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眼中拖延进度,另一方面也会大幅增加研发经费和陈本。

0 阅读:1

兵工科技快讯

简介:军事战略研究,洞悉未来战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