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条装修博主的视频,评论区炸了——“装修多花两万值吗?”底下几千条留言,有人说“冤大头”,有人说“早该这么做”。

我翻着自己家刚住半年的新房,摸着没积灰的满墙柜,踩着好清理的玄关瓷砖,突然特别想替那些“多花钱”的装修党说句话:这钱,真的花得值!

搬进新家前,我也纠结过:“满墙柜会不会显压抑?”“暗藏踢脚线施工费那么高,值得吗?”结果住了半年才懂——这些“多花钱”的设计,全是在给未来的生活“偷懒”。

就说满墙柜吧,我家客厅、书房、卧室全做了带柜门的整墙收纳。

以前租房时,开放式书架半年不擦能积半指灰,现在柜门一关,三个月擦一次都亮堂堂的。

偶尔换季整理,哪怕柜子里堆得像“杂货铺”,关上门还是清清爽爽的。

邻居来串门都夸:“你们家怎么东西这么少?”我心里偷着乐——全藏进柜子里了!

至于开放式格子,我按“藏八露二”的原则留了两排,摆点绿植和纪念品,既美观又不怕落灰。

玄关地面单独铺瓷砖这事儿,我一开始也犹豫:“木地板通铺多好看啊,干嘛搞特殊?”结果住进来才发现,瓷砖简直是“懒人救星”。

每天换鞋踩的泥点子、鞋底带的沙粒,拿拖把一推就干净;扫地机器人在玄关来回跑,再也不会卡进下沉式设计的缝里。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更懂——瓷砖防滑,比木地板耐磨,再也不怕老人绊脚、小孩摔着了。

反观我表姐家,全屋木地板通铺,现在地板上全是拖鞋刮的小划痕,擦地得跪着用软布,累得直喊“早该听你的”。

最让我觉得值的,是暗藏式踢脚线和陶瓷一体盆。

以前租的老房子,普通踢脚线和墙面有缝,扫帚扫不进去,得拿棉签掏灰;现在暗藏式踢脚线嵌在墙里,沙发紧挨着墙放,根本没卫生死角,扫地机器人贴着墙走一圈就干净。

卫生间的陶瓷一体盆更绝——以前用台下盆,台面和盆的接缝里全是水垢,拿钢丝球刷都刷不干净;现在溅点水,拿湿纸巾一擦就溜光,连抹布都省了。

我妈来住了一周,直感慨:“这盆比我家那个好擦十倍,多花点钱真值!”

厨房吊柜不做层板、装智能家居系统,更是把“偷懒”刻进了生活细节。
以前看朋友家吊柜层板,油垢厚得能刮下来炒菜;我家吊柜装了上翻盖和下拉吊篮,拿调料不用踮脚,关柜门不用弯腰,最绝的是——没有层板积油,擦吊柜时拿湿毛巾一擦就行。
智能家居更像“隐形管家”:下班路上用手机开空调,进门就有暖风;出门前按一键离家,灯、窗帘、扫地机器人全关;晚上起夜,脚一落地走廊灯自动亮,再也不用摸黑找开关。
我老公说:“以前总觉得智能家居是噱头,现在离了它倒不会生活了。”
装修的“值”,藏在每天的100个小确幸里现在网上总说“装修要省钱”,可真正住过才明白:有些钱省了,省的是装修款,费的是往后十年的时间和精力。
就像我家这两万多,摊到每天才五块多,却换来了不用弯腰擦踢脚线的早晨、不用蹲地掏灰的周末、不用摸黑找开关的夜晚。
前几天和装修师傅聊天,他说:“现在年轻人装修,最常问的不是‘多少钱’,是‘好不好用’。”深以为然——我们这代人,白天上班累得像陀螺,回家就想躺平;装修多花点钱,买的不是“面子”,是“里子”,是每天能多睡半小时、少弯十次腰的生活底气。
所以啊,装修真别一味省钱。
想清楚“未来五年我最需要什么”:是开放式收纳的好看,还是关起门来的整洁?
是木地板的高级感,还是瓷砖的好打理?
把钱花在“能偷懒”的地方,才是对生活最实在的投资。
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舒服,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