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胶囊壳掰开,还有多少人在这样吃药?

伊说健康养生 2023-11-02 09:47:40

前些天晚上在盆友圈看到有朋友发圈说痛到睡不着觉。朋友身体不适,当然要马上关心一下的,于是马上点击头像和他私聊起来。

情况是这样子的,我们暂且称呼朋友为A。

我:这是咋的了,看医生了吗,医生怎么说的?

A:肚子痛,医生说内脏没有问题,是肌肉痛,拍了CT也没有问题。

我:肌肉痛???

A:我承认为了减肥,是做了一些过激的运动,像是撕裂腹部之类的,但停了之后这也疼得太久了吧!!

我:疼多久了?

A:得有差不多一个星期了。现在吃布洛芬还是痛,还有啥止痛药可以吃?

我:布洛芬你吃的是片还是胶囊,一天吃几次,怎么吃的?

A:胶囊,一天吃一次,通常下午的时候吃,不过我都是掰开胶囊倒进去吃的。

我:是缓释胶囊吗?

A:嗯。

把胶囊拆开吃是不是很多人都会这样做?特别是孩子或老人吞咽功能不好的时候,有些人觉得胶囊难吞咽,也会拆开把胶囊里面的药粉、颗粒放到水、粥或者是加在馒头里面吃。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建议把胶囊拆开吃,特别是缓释、控释制剂。

缓控释制剂是通过一定技术,实现药物在体内缓慢/恒速释放的效果。

把药物做成缓控释制剂,这样做对病人来说有什么好处?

1、维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使体内药物始终处于有效的治疗量;

2、减少病人吃药的次数,提高给药便利性和病人的用药依从性。

回忆一下,是不是不少名字上有缓释/控制字样的药,一天只需要吃一次?

除非有特别说明,缓控释制剂是不建议掰开吃的,无论是胶囊还是片。

如果把药物有效成分看作早上急着上班的人,控制药物缓慢/恒定释放的载体看作是限流的栅栏,地铁看作是我们的身体。

地铁没有办法一下子承载所有人,等车的月台空间也有限,当人流过大时,就要用栅栏把一部分人拦截在入口,缓解地铁运输的压力。

同样,缓控释制剂为了达到一天只吃药一次,或减少吃药次数的目的,需要一次性把减少服用次数的药物的量都塞到胶囊/片里;还要保证这些药在一天内慢慢释放到体内,而不是一下子全部释放,这时候就需要限制人流的栅栏了。

起到“栅栏”作用的,可能是胶囊璧、片剂表面的薄膜,也有可能是类似于骨架,药物分子就分散在骨架里,当这些“栅栏”被破坏--人流会一窝蜂地涌入地铁,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摔倒等危险事件。

当缓控释制剂被掰开之后,控制药物缓慢/恒速释放的“栅栏”被破坏了,原本是在一天内慢慢释放的药物,一下子全部释放,可能会出现:

1、药物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

2、不能起到应有的药效。

药物在体内会被代谢,当血药浓度降到最低有效浓度之后,药物很难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例如治疗高血压的美托洛尔,普通制剂一天要吃2次,如果忘记或没有按时吃,很容易导致血药浓度不稳,血压波动大;制成缓释片后,一天只需要吃1次,减少了吃药次数,血药浓度也更加恒定,血压波动小。

可能正在吃美托洛尔缓释片的人要反驳了,我吃的这美托洛尔缓释片就可以掰开吃,医生都让我这样吃了!

上面提到一句,除非特别说明,缓控释制剂不建议掰开吃。而有些制作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在设计制作时就考虑到因病情进展不同,需要调整用药剂量,选择的“栅栏”并不是常见的胶囊璧或膜,而是选择把药物裹在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微囊里,再制成片剂等。

这种可以掰开吃的缓控释制剂,往往在说明书中有说明,例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说明书中就提到,“可掰开服用,但不能咀嚼或压碎”,因为咀嚼或压碎,还是会破坏“栅栏”;美托洛尔的药片上甚至有一道刻痕,方便服用小剂量时掰开。

说完药理上不建议把缓控释制剂掰开吃的原因,再来说说经济上的原因。

因为技术和有效药物成分含量更高的原因,同一个药物的缓控释制剂,价格往往比没有缓控释作用的普通制剂要高。当掰开缓控释制剂服用,也就相当于把这个技术完全破坏掉,而基于这个技术多付出的钱,也浪费掉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