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头盖过内容的闹剧——《米老鼠的捕鼠夹》

妙看影视 2024-08-13 17:32:52

噱头盖过内容的闹剧——《米老鼠的捕鼠夹》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米老鼠的捕鼠夹》。

片名The Mouse Trap / Mickey's Mouse Trap (2024),别名米老鼠杀人事件 / 米奇的捕鼠器。

每当经典角色进入公共领域,总有一批创作者会迫不及待地想要重新诠释这些角色。

《米老鼠的捕鼠夹》是2024年的一部恐怖片,利用米老鼠形象版权到期,将米老鼠塑造成了一个精神病杀手。这个设定看似新奇,实则象征大于实质,试图在恐怖片市场中制造噱头。

这个颠覆性的角色设定能够迅速引起观众的好奇,但由于执行乏力、剧情松散、角色薄弱以及恐怖元素缺乏创意,这部影片最终未能达成预期效果。

这部影片是史上首个将米老鼠融入恐怖故事的尝试。

2024年1月1日,米老鼠正式进入公共领域。

作品的版权期限取决于多个因素,主要是其出版情况和首次出版的时间。通常,1978年1月1日后创作的作品版权保护期为作者生前加70年。一旦这一期限结束,或创作者未遵守相关法律程序,作品便自由归于公共领域,成为大家的共同财富。

创作者也可以在版权到期前主动将作品投入公共领域,让公众自由使用。

影片开屏的《免责声明》就是暴击,就充斥着浓浓的山寨味。

《米老鼠的捕鼠夹》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内容。

米老鼠形象版权到期了,这部电影的出现完全是“为了一碟醋包了饺子”的行为。

它与《小熊VN:血染蜂蜜》以及即将上映的《小熊VN:血染蜂蜜2》和《小鹿斑比:清算》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成品比《小熊VN:血染蜂蜜》还要差。

只能说,天下苦不恰当的使用版权保护久矣。版权保护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行业顽疾。太长时间的版权保护不仅限制了创新,还导致市场垄断,消费者选择也受限。

全球范围内,米老鼠版权到期引发的创作热潮,正好反映了公众对迪士尼等大公司严苛版权政策的不满。过度的版权保护会抑制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在数字时代,网络分享和再创作本该受到鼓励。严苛的版权限制使得文化创意生态变得封闭,进一步加剧了对创新环境的负面影响。

《米老鼠的捕鼠夹》的概念听上去相当引人入胜。

在经典的街机厅FunHaven,一群年轻人为女服务员亚历克斯的21岁生日庆祝。原本打算安静地结束工作,却被突如其来的派对搅了局。

FunHaven的经理蒂姆原本是派对的东道主,在看完一部名为《威利汽船》的动画片后,神态变得异常怪异。他戴上了米奇面具,瞬间化身为一个戴着米老鼠面具的超自然杀手。

这不仅是对迪士尼1928年经典动画短片《威利汽船》的致敬,更是一次大刀阔斧的颠覆。

尽管《米老鼠的捕鼠夹》一开始的概念令人眼前一亮,结果却大大低于预期。

对于那些期待创意十足和惊悚体验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会让人感到十分失望。

它是一部仓促赶工的低预算恐怖片,目的是在米老鼠进入公共领域前完成制作,而非真正的惊悚之作。

从影片开场就能感受到其混乱无序。一方面,它试图通过街机厅和90年代复古元素唤起怀旧之情;另一方面,它急于把可爱的米老鼠变成冷酷的杀手。这种反差本该让人心跳加速,但实际效果却让人觉得力不从心。

这部影片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大胆的概念。

它将米老鼠带入了恐怖领域,这种有趣的设定令人耳目一新。

复古的1980年代/1990年代街机风格也巧妙地吸引了老派游戏迷。而反派角色西蒙·菲利普斯则扮演得出色,他将米老鼠变成了一个瞬间移动的超自然杀手,在某些场景中展现了些许乐趣和创意。

不过,缺点更显眼。米老鼠承载了几代人的美好记忆,而将他转变为恐怖片中的反派,这种颠覆性的尝试最终却没能成为电影的亮点。剧本在恐怖与喜剧之间摇摆不定,节奏时快时慢,让人感到乏味。角色的深度不够,概念的潜力被浪费了。

电影中的面具其实是1960年代的老式米老鼠面具,只不过被重新刷成了黑白色。

《米老鼠的捕鼠夹》在主题和意义上显得有些空洞。

影片试图用米老鼠这个经典角色来探讨人性的黑暗面,但剧本的薄弱和执行的混乱让这个主题没能深入挖掘。

电影想要把恐怖和喜剧结合起来,但平衡失败,导致体验感断裂。

幽默元素本意是缓解恐怖氛围,却往往显得格格不入,反而破坏了整体节奏。

影片剧本是最大的败笔。

虽然故事围绕一群年轻人在街机厅的生死搏斗展开,但情节却显得既薄弱又混乱。

叙事结构混乱,节奏失衡,过多的填充场景和频繁的时间跳跃破坏了故事的连贯性和紧张感。

角色间的关系和动机没有得到深入挖掘,观众难以与他们产生共鸣。尤其是那些原本应该成为核心的爱情四角和友情考验,因剧本处理粗糙而显得苍白无力。

电影中的角色发展浅薄,对话冗长而乏味,使得观众很难与角色建立情感联系,削弱了故事的吸引力。

此外剧本还充斥着陈词滥调和可预测的转折。每当剧情似乎要有突破时,它总是以一种乏味的方式回到原点。这种缺乏惊喜和创意的叙事方式,让整部电影更像是一场毫无新意的例行公事。

导演试图在叙事上玩出新花样,但结果却是不伦不类。

电影里有些场景闪耀着小小的光芒,比如怀旧街机的设定和西蒙·菲利普斯对蒙面杀手的出色表演,但这些亮点没能挽救整体的平庸。

影片错过了用独特的前提制造真正恐怖的机会,最终只是一部被自身野心绊倒的电影,对那些追求低成本恐怖和怀旧元素的观众而言,勉强算得上个小吸引力。

演员们的表演对影片的提升作用有限,他们的表演缺乏层次感。

苏菲·麦金托什饰演的亚历克斯尽管力求展现角色的惊恐和坚韧,但薄弱的剧本让她的努力显得有些无力。

西蒙·菲利普斯则一人分饰两角,既是杀人不眨眼的米老鼠,又是街机厅经理蒂姆。他在这两者之间的转换显得生硬,尤其是当他戴上米老鼠面具时,本应惊悚的形象却因为便宜的面具和毫无威胁感的表演大打折扣。

其他演员的表现也大多平平无奇,未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充斥着电视剧的画面质感。

街机背景和视觉效果本有成为恐怖片亮点的潜力,但执行上的失误使得这些元素未能发光发热,结果显得平淡无奇。

摄影风格平平,未能利用街机厅的独特氛围打造出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镜头大多显得单调无趣,观众也难以沉浸其中。

特效同样让人失望,尽管血腥和暴力场面不少,但效果显得业余且虚假,特别是那些CGI血液,更让人直呼“受不了”。

这些粗糙的特效不仅未能营造紧张气氛,反而让人看穿了影片的制作质量。

《米老鼠的捕鼠夹》作为一部杀戮片,却在恐怖元素上显得格外温吞。杀戮场景缺乏创意,让恐怖片爱好者大失所望。

砍杀片连血浆都舍不得用,这还能叫砍杀片吗,只能叫看啥片。

影片的砍杀风格有些像《玩具熊的五夜惊魂》,但效果差得远。

我期待米老鼠在杀手角色中的大放异彩。不仅在电影中,也可以在游戏领域亮眼一把,比如《黎明杀机》中,米老鼠也可以成为杀手阵营造型,而不是现在的逃生者阵营的服饰。

概念新奇颠覆经典,

执行乏力恐怖平淡。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