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掀风波!三河市监局负责人曾称:红色让人烦躁,蓝色太俗

昉晓轻歌 2025-04-14 23:43:55

近日,三河市商铺牌匾改色风波在网络上可谓是占据了网友讨论榜榜首,从最初的城管部门口头通知商铺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引发关注,到后来又改回红色,截止4月14日,三河市相关部门仍未对此事做出正式回应。

解释不出,猜疑不止,迟迟没有一个合理的改色解释,显然是难以消除商铺和网友们的联想,真想不通:当时既然有这方面的通知口头下达给商铺,难道就没有任何的理由吗?

又掀风波,三河市监局负责人此前谈“改色”

4月14日,有商户向媒体提交了一段视频,录制于2024年10月底,据悉是三河市监局负责人刘某在市场与摊贩谈及“广告牌改底色”的问题。

这段讲话视频虽然是录制于去年10月底,但是跟近期商铺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一事有不谋而合之处,也可以说是这个理念从市场沿用并扩大到了全市范围。

既然这个解释早就已经有了,为何时至今日都没有一个正式回应呢?通过媒体翻找出以前的解释,这样不是把自己的路都给堵死了?以后再想解释如果和该位负责人说法不一致的话,那又将会引发争议。

这段视频一经曝出,又掀起了一波网友讨论的热情:

红色让人烦躁?蓝色太俗?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剖析,该负责人对红色和蓝色的解读太过片面和主观。

红色多与热情、活力紧密相连,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红色更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春节时大街小巷的红灯笼、红春联,婚礼上的红喜字、红嫁衣,都承载着美好的祝福与期盼,传递出温暖、热烈的情感,绝不是简单的“让人烦躁”可以概括。

蓝色常给人冷静、理智之感,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海洋,是宁静与广阔的代表,怎么就被定义为“俗”呢?

以“都市化程度高,不能像农村大集”为由推行“去红去蓝”,反映出的是该负责人对城市形象和商业形态的狭隘理解。

所谓的都市化绝非仅在色彩上做文章,一个真正高度都市化的城市,应尊重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与商业形态,简单地通过色彩限制来塑造所谓的“高级都市形象”。

既然否决了“红蓝”,那么推行绿色的原因是否应有所解释

红色让人烦躁,蓝色太俗,推行绿色就没有缺点了吗?

绿色代表着自然、生机与活力,与现代城市追求的生态宜居理念高度契合,但是要求商铺招牌禁用“红蓝黑”底色就有点过分了吧,市场本就丰富多彩,每个品牌都有着独有的招牌颜色,如此简单的“一刀切”有没有考虑过商铺的感受呢?

医院的红十字、人民公园的门头都被刷成了绿色,这多少让人有点难以接受,无疑是打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认知,备受争议是必然的,如今,廊坊市纪委已经介入调查此事,相信很快就会有一个正式的答案了。

事情其实并不大,有争议及时改正以后多征求大众意见就好了,三河市却硬生生的把事情拖大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从这就能看出城市管理者的能力堪忧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