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景:2040年,某老旧学区房交易中心)
张建军颤抖着摘下老花镜,房产中介的玻璃墙上贴着泛黄的学区房广告——“2030年教育黄金地段,永不贬值”。二十年前,他和李建国在这条街通宵排队抢号时,绝不会想到这套耗尽半生积蓄的房子,如今成了“以房养老”骗局里最锋利的镰刀。
交易大厅的智能屏滚动播放着《银发经济安全指南》,AI主播用甜美的声音提醒:“警惕高息理财,守护晚年安宁。”而角落里,几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围住一位拄拐老人:“阿姨,抵押学区房换终身养老金,国家新政策!您看这合同,月领3万,房子照住……”老人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光,像极了他上个月在社区医院见过的,那位被“云孝子”机器人骗光积蓄的王婶。
“老张,你确定要签?”李建国攥着老友的胳膊。三天前,张建军收到“夕阳红理财公司”的邀请函:抵押学区房可一次性获得500万“养老启动金”,每月另付2%收益,合同期满原房返还。业务员小刘展示的案例视频里,一群老人举着“感谢信”在马尔代夫跳广场舞,背景是镶金边的“国家养老创新试点单位”匾额。
合同厚达47页,第32页用极小字注明“若抵押房产市值低于贷款本息总和,甲方有权提前处置资产”。张建军的手指悬在电子签名区,想起儿子昨晚的全息通话:“爸,火星殖民地的首付还差80万……”他闭上眼,学区房里孙子的小手印还在儿童墙上泛着荧光。

那是二十年前震惊全国的养老骗局遗毒
“叮——”突然,大厅警报刺破空气。一群穿制服的数字警察冲进来,领头的机械臂捏着查封令:“夕阳红公司涉嫌伪造国家养老牌照,现冻结全部资产。”人群炸开锅,一位白发老太瘫坐在地哭嚎:“我的房子……他们上个月还说能换太空疗养舱位!”李建国瞥见小刘钻进逃生通道,西装内衬露出“中安民生”的旧工牌——那是二十年前震惊全国的养老骗局遗毒。
当晚,社区老年维权群里疯传一份文件:《2040年全国房产抵押骗局白皮书》。数据显示,仅过去五年,全国就有12万套学区房因“以房养老”骗局被法拍,其中83%的受害者是70后家长。他们的共同点是:子女定居外星殖民地、持有30年以上房龄的“教育遗产”、退休金低于AI护工时薪。
张建军摩挲着孙子用3D打印机做的“最佳爷爷”奖杯,突然收到一条加密信息:“老哥,我在暗网找到群被骗房者的自救联盟,明早垃圾站见。——穿山甲”他熄灭屏幕,窗外霓虹映出对面楼顶的巨幅广告:“第三代基因延寿针,让您活到产权到期!”

会不会从一个陷阱调到另外一个陷阱?
(明日预告:第三篇将揭秘“黑市延寿针”如何撕裂养老伦理,并引出地下老人互助公社的燎原之火)
注:本篇融合了“以房养老”骗局的典型特征——高息诱惑、合同陷阱、假冒政策背书,同时埋下三条伏笔:1)火星殖民地引发的代际资源挤压;2)AI执法与人类诈骗的博弈升级;3)地下反抗组织的萌芽。数据参考2040年预测:我国城镇住房空置率达37%,其中65%为空巢老人持有的老旧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