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粼粼映日辉,游鱼穿梭似精灵。迷宫寻径凭智慧,记忆犹存辨路径。捕食谋略藏机巧,群居有序展情谊。莫轻水族微躯小,智慧灵光亦可期。智商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量化指标,鱼类也有智商,只是智商的高低不同。钓鱼的时候,智商越高的鱼就越难钓。下面,我来讲下影响鱼类智商水平的4个要素。
影响鱼类智商水平的4个要素
一、遗传的因素。鱼类的智商水平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有些鱼类的智商较高,比如章鱼、鲨鱼、小丑鱼、鲤鱼等。有些鱼类的智商较低,比如巨骨舌鱼、翻车鱼、金鱼、白条鱼等。每种鱼类的基因决定了它们智商的上限,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影响鱼类智商水平的4个要素
二、鱼类的个体。一般情况下,鱼类的智商水平,和它们脑容量大小有关。个体较小的鱼类,脑容量相对较小,智商往往要比个体大的鱼类低,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比如,白条、鳑鲏、麦穗等小杂鱼,智商肯定要比鲤鱼、青鱼、草鱼低。
影响鱼类智商水平的4个要素
三、鱼类的年龄。鱼类在幼鱼阶段时,它们的智商水平往往比较低,警惕性很低,好奇心重,和人类的幼童类似。鱼类成年以后,它们的智商水平会大幅提高,警惕性变得很高,辨别危险的能力增强,不会轻易被鱼饵欺骗,甚至能够分辨出鱼钩的存在。
影响鱼类智商水平的4个要素
四、生活的环境。鱼类的生活环境不同,智商水平也不同。比如,鱼塘养殖的鲤鱼或鲫鱼,智商就要比野生的鲤鱼和鲫鱼低。养殖的鲤鱼很好钓,野生的鲤鱼就很难钓。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养殖的鲤鱼,每天的生活非常安逸,吃饱了睡,睡完了吃,就会变得越来越傻。而野生的鲤鱼,则非常的狡猾,发现食物以后,都会反复的试探,直到确认不是陷阱以后,才会进食。
影响鱼类智商水平的4个要素
综上所述,就是影响鱼类智商水平的4个要素。钓鱼的过程,就是和鱼类斗智的过程,了解清楚目标鱼的智商水平,就更容易钓到鱼。在钓鱼时,可以在鱼饵里添加鱼安素,来降低鱼的警惕性,使鱼儿变得傻一些。鱼安素是一种鱼类安全信息素,能够提高鱼的安全感,降低鱼的警惕性,让鱼在钓点中感到安全和舒适,鱼自然就留在钓点中不肯离去,主要添加到钓鱼窝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