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9.44万吨!片碱出口遭遇"三重绞杀":价格失守背后凶险及至

新筠评国际 2025-03-13 12:24:50

2023年中国片碱出口量52.93万吨,2024年骤降至43.49万吨,两年缩水9.44万吨,创近五年最大跌幅。更严峻的是,印度古吉拉特邦和孟加拉吉大港两地合计280万吨/年烧碱新产能将于2025年二、三季度投产,中国片碱价格已较东南亚市场高出15-20美元/吨,价格优势正加速瓦解。

中国片碱出口经常遭遇到国际买家"订单蒸发",其真相是什么?

据华东某贸易商透露,印度客户去年起将季度长协订单拆解为月度议价,单笔采购量从万吨级骤降至千吨级。越南、泰国等传统市场转向中东货源,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报价比中国低8%,且承诺15天到港,而中国货船从山东至雅加达仍需25天,物流效率差距再削利润空间。而印度自2023年起对进口烧碱发起保障措施调查,限制措施可能进一步压缩中国市场份额。同时,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导致出口订单预期下滑,资源型商品进口暴跌预示加工贸易收缩。

出口下挫,成本黑洞吞噬利润?内蒙古一龙头企业核算显示:煤炭价格较2021年上涨36%,推高吨碱成本420元;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运费三年三连涨,到钦州港运输成本占比从7%升至11%。叠加欧盟碳关税试运行带来的隐性成本,非生产性成本已蚕食出口利润的18%左右。还有一点氯碱前沿认为很关键,国内片碱产能一部分仍采用传统隔膜电解法,而印度新项目全面转向离子膜工艺,能耗直降30%。更危险的是,东南亚客户开始要求低碳认证,这对年碳排放超2000万吨的中国片碱产业构成新的壁垒。

当价格、技术、政策三股绞索同时收紧,中国片碱出口的寒冬或许刚刚开始。那些仍沉迷于成本红利的厂商必须清醒——这场战役的胜负,早已不在价格牌桌之上了。

对此,你怎么看中国片碱出口?还有什么办法、措施去“救赎”?

0 阅读:9

新筠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