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头号分享
编辑|头号分享
闫罗彬,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
他是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年仅37岁的副教授,科研领域的冉冉新星。
然而,就在他职业生涯步入巅峰的时候,命运却用最沉重的方式按下了休止符。
他的离世,不仅让学术界倍感惋惜,也让普通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为什么一个如此优秀的青年学者会英年早逝?
他的故事,既是对奋斗精神的致敬,也是对过度拼搏的警醒。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家庭中走出,闫罗彬以他的才华和努力改变了命运。
这一路的艰辛,没有谁能感同身受,但看到他交出的答卷,不得不感慨:这个人,是真的拼了命在努力。
然而,正是这份“拼命”让人不禁要问:拼到忘了自己,值不值得?
从勤学少年到青年学者
闫罗彬的人生履历,堪称一部励志大片。
他的本科就读于河北地质大学,这所学校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业内可是响当当的王牌,录取难度一点也不含糊。
闫罗彬能在这样的专业中脱颖而出,不仅说明他实力过硬,还展现了他对地质学的热爱与执着。
本科学成之后,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一路杀入中山大学,开启硕博连读的高强度学术生涯。
中山大学可不是一般的学校,是名副其实的985名校,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可不容易。
更别说硕博连读,这意味着他的学术压力翻倍——实验室里的灯总是亮着,凌晨两三点,他还在埋头做实验、写论文。
用五年时间拿下博士学位,这速度妥妥地在学术圈挂上“天才”标签。
不仅如此,博士毕业后的他,又马不停蹄地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访学,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积累国际化视野。
这种“打怪升级”般的进阶,让他的学术道路越走越宽。
工作后,他选择加入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从讲师到副教授,闫罗彬仅用不到六年的时间。他在丹霞地貌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甚至还成为央视科普节目的特邀嘉宾,登上屏幕为大众讲解复杂的地貌知识。
这样的人,不仅科研厉害,连普及知识的能力都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学生们更是对他的课程爱得不行,纷纷打趣说他的课不像传统地理课,更像是一场有趣的旅行。
这种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让他成为全校范围内的“抢手”老师。
你说,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深受爱戴的老师,怎么会突然离开呢?
贫寒与节俭的硬核成长史
要说闫罗彬的成功之路,那可真是从泥里刨出来的。
出生在河北邢台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的他恐怕连“副教授”这三个字都不敢想。
但他早早就明白,知识是唯一的出路。
于是,他从小学习就异常刻苦,简直是别人家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2007年,他怀揣着家里东拼西凑的8000块钱,踏入了大学校门。
这笔钱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算多,但对闫家来说,绝对是倾尽全力。
他非常清楚这8000块背后的重量,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学费、生活费,全靠自己挣。
课余时间,他忙着做家教,寒暑假更是从不休息,什么勤工俭学的活都接,只为多攒点生活费。
生活有多节俭呢?
据说,他在大学四年间几乎没穿过新衣服。
有几件衣服,还是给学生当家教时人家好心送的。
吃饭也是能省就省,一顿饭能用3块钱搞定:一碗素面、两片豆腐、一颗青菜,外加一个馒头,这就是他一天的“奢侈”配置。
到了博士阶段,他的生活虽然稍微改善了一些,但仍然十分简朴。
工作后,收入比学生时期翻了几番,可他的生活状态依旧没怎么变。
春天一双鞋,夏天还是一双鞋,到了冬天,换的也只是厚一点的袜子。
闫罗彬的一生,就像一株扎根在贫瘠土壤中的树,用尽全力向上生长。
每一片绿叶,都是他的汗水与努力。
突如其来的病痛
闫罗彬的生命,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马拉松,只可惜在即将冲过终点时,他被病魔强行拉停。
2024年春节,本该是一个欢庆团圆的日子,但对闫家来说,却是噩梦的开端。
那段时间,他常常觉得头晕、浑身没劲儿。
起初,他还安慰自己,可能只是冬天冻着了,吃点药缓缓就过去了。
直到有一天,连起床都困难,他才不得不前往医院检查。
一份检查报告下来,白血病——这个陌生又让人心生恐惧的词,毫不客气地砸在了他和家人头上。
医生的话像锤子敲在心里:“不抓紧治疗的话,后果会很严重。”
闫罗彬听完沉默了半天,然后问:“能治好吗?”
医生给了个保守答案:只要配型成功并手术顺利,可能还有希望,这是希望,但也是赌博。
从确诊那一刻开始,他的人生仿佛进入了“倒计时”。
后续的治疗过程更是像一场煎熬的长跑:化疗、骨髓移植、药物控制......
每一个环节都在消耗他的身体和家庭的经济。
他本以为,骨髓移植手术是重获新生的曙光。
术后恢复情况确实不错,身体各项指标也逐渐平稳,闫罗彬还乐观地跟母亲说:“我可能能挺过来了。”
家人听后泪水直流,似乎看到了希望。
然而,这希望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9月,他的身体开始出现排异反应,各种状况接踵而至。
那些原本看似好转的指标,突然一个接一个地恶化。
治疗难度越来越大,药物效果逐渐减弱,医生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他经历了无数次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
11月13日晚上,这位年仅37岁的青年学者,带着未竟的事业和对家庭的不舍,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这一切发生得如此迅速,仿佛命运没给他一丝喘息的机会。
对于学术界来说,他的离去无疑是一大损失。
作为丹霞地貌领域的青年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初露锋芒,未来更是潜力无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病痛横加阻拦,闫罗彬晋升教授只是时间问题,他的研究对地质科学领域的推动会越来越显著。
但命运偏偏在他最能发光发热的时候,狠狠摁下了停止键。
孝与爱的两难抉择
闫罗彬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父母。
作为家中长子,他从小就扛起了家庭的责任。
不仅如此,家庭的苦难似乎从未停歇过,闫罗彬的弟弟早年被诊断出患有肾癌,治疗费用高昂。
为了给弟弟筹钱,他拼命接项目、加班到深夜,把自己的生活压缩到最低限度。
尽管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弟弟还是在今年7月撒手人寰。
弟弟的去世,对闫罗彬和他的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父母刚刚经历丧子之痛,还没缓过劲儿,就要面对另一个儿子的病危。
这样的双重打击,谁能承受?
然而,闫罗彬却只能在病榻上强撑着,他不想让父母再为自己担心,但他也无力改变命运。
很多人评价闫罗彬:“他这一生,太懂事了,懂事得让人心疼。”
从小到大,他总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需求排在最后。
健康是拼搏的底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熬夜、加班、拼命成了很多人的“标配”但身体并不是永动机,透支总有代价。
闫罗彬的学术生涯堪称高压模式。
五年时间拿下博士学位,这背后的代价,除了日复一日的熬夜,还有无法避免的身体透支。
评上副教授后,科研项目多了,学生事务多了,他的日程表几乎没有“空档期”。
再加上沉重的家庭责任,患病的弟弟需要他筹医药费,年迈的父母需要他照顾。
这种压力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人的承受范围。
有人说,疾病最喜欢盯上那些用力过猛的人,而闫罗彬,正是不幸成为了这样的“目标”。
他用生命教会我们一个道理:没有健康,再大的成就也难以承载。
精神值得铭记
闫罗彬虽然离开了,但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遗憾,还有深深的感动。
他用短暂的生命证明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无私。
这样的精神,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财富。
愿他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没有压力,只有安宁。
对于他的父母来说,这一年的打击无法用言语形容,年迈之际接连失去两个儿子,他们的世界彻底崩塌了。
但我们也希望,闫罗彬的父母能从痛苦中找到一丝力量,你们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他的一生虽短,却充满意义。
结语
闫罗彬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更大的问题:社会需要关注那些拼命奔跑的年轻人。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骡马”,背负着过多的期望和责任,却常常被忽视了内心的疲惫和身体的负担。
我们需要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人生不一定非要“精彩绝伦”,但平安喜乐却是每个人的基本追求。
希望每一个拼搏的人,都能在努力的同时照顾好自己。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于2024年11月15日发布的——《痛心!他因病去世,年仅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