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秀才是科举中的低级功名?
一说到“秀才”,很多人以为这是古代科举中最没含金量的最低级功名。脑子里蹦出来的往往是那些穷困潦倒、酸溜溜的“酸秀才”形象。
其实呢,在古代,想考上秀才也没那么容易。
02隋朝前后的“秀才”变迁
在隋朝之前,“秀才”这个词和我们现在说的读书人或者科举功名完全不一样。它其实不是一个固定的头衔。
在汉代,他们用察举制来选拔人才。那时候的“秀才”就是那些被推荐上来的人才。
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发现原来的推荐制度有很多问题。他觉得这个制度让贵族家庭垄断了官场,而很多有才华的人却被忽略了。
于是,他推出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经过唐朝、宋朝和元朝的不断完善,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相当成熟了。
在科举制度下,“秀才”这个称呼就专门指那些成功通过童生试的考生。
03科举之门:童试与秀才
科举制度的起点是童试,也叫童生试。通过了童生试里的府试,你就可以被称为“童生”。但如果想成为“生员”,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秀才”,还得通过院试才行。童试就像是科举考试的大门,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学生们才能进入官办的府学、州学或县学读书。换句话说,只有考过童试,才有资格继续参加其他考试。
如果用现在的教育制度来比喻,秀才大概相当于本科生。不过,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古代考秀才并不容易。生员的录取名额是根据地区的文化氛围、税收和人口来定的,分为大、中、小三档。康熙九年时,清朝明确规定:大府录取文生员20名,大州县15名,中县12名,小县则在8到10名之间。
04清代科举录取率不及现在的本科
19世纪初,河南南阳每次童试都有一两千人抢破头,就为了争那16个文科生员和16个武科生员的名额,录取率低得吓人,只有1.6%。
道光年间,江苏吴县的童试也是几百号人挤独木桥,差不多1000个人抢25个名额,录取率稍微高点,但也只有2.5%。
现在咱们国家,每个省的本科录取率至少都有20%到30%,发达地区甚至能到60%到70%。这么一看,以前考个秀才确实挺难的。
就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年纪一大把了还因为考试总过不了关,一辈子也只能是个童生。
05梁山泊寨主的科举之路
梁山泊的第一任寨主王伦,人称“白衣秀士”。这里的“白衣”可不是说他穿的是白衣服,而是因为他没考上举人,还是个童生。没有功名的人,在古代就叫白丁。在古代的考场里,你还能看到不少头发花白的老头也在考试。不过明清时期也有个“纳粟入监”的制度,就是那些考试成绩不好但是家里有钱的人,可以捐点银子,然后就有机会去国子监读书,再参加后面的考试。这些人就叫“监生”。
06古代秀才的高标准写字要求
电视剧里的秀才,通常都是那种穷酸书生的形象。在客栈里当个账房先生,开口闭口就是“之乎者也”,显得特别酸腐穷困。但实际上,秀才的文化水平可不低。在古代,想要成为秀才,其中一个门槛就是要能写出一手好字。如果字写得不好,哪怕文章写得再好,也很难得到主考官的认可。比如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即使到了97岁高龄,参加书法比赛还能拿冠军。
07秀才的等级和特权
考上秀才后,社会地位就比普通老百姓高了。秀才分三个等级,成绩最好的叫“廪生”,其次是“增生”,剩下的就是“附生”。
当上秀才后,就有不少特权,比如不用干苦力活,见知县也不用下跪。不过,考上秀才后还得继续读书备考,所以很多秀才都没什么钱。
有些家里条件一般的人,读书读得很辛苦,生活也比较艰难。但即便这样,他们至少还能在私塾里教书,混口饭吃。
虽然秀才有了一定的地位,但并不稀罕。每年都有人考上秀才,也有很多秀才后来考试一直不中。
08古代科举:秀才到举人的跨越
在古代,当官的思想特别深入人心。虽然大家尊重秀才,但他们毕竟还没当上官。
不过,一旦秀才考上举人,那就意味着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正式成为“士”了,以后做官也有了希望。
所以,有些有钱的大商人和贵族会提前跟有潜力的考生拉关系,给他们提供考试和路费,希望将来能得到庇护。
秀才要变成举人,需要参加乡试,但这中间的差距可不小。
考举人的难度特别大。比如明朝的时候,南京的乡试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七点二六;到了清朝,因为人口多了,录取率更是降到百分之一点六八。这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只有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才能跟古代的举人相提并论。
乡试的竞争很激烈,但要是能考上,好处也是很大的。
举人可以免服兵役和免税,所以以前很多地主把自己的土地登记在举人名下,就是为了避税。
另外,官府也不能随便处罚举人,就算他们犯了法,也要先向朝廷申请,取消他们的举人身份才能判刑。
09范进中举前后
范进到了五十四岁才终于考上秀才。因为他一心扑在书本上,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邻居都看不起他。连他老丈人胡屠夫也经常冷嘲热讽,根本不拿他当回事。范进面对这些羞辱,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反驳。
后来因为得到主考官的赏识,范进在乡试中一举成功。胡屠夫的态度立刻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毕恭毕敬地称他为“贤婿老爷”。周围的人也纷纷改变态度,开始对他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范进长期承受的精神压力突然释放,结果竟然疯掉了。
考上举人之后,还有更难的会试和殿试等着呢,那可是越来越难了。清朝时,山东有个叫王服经的进士,中举时已经八十四岁了。所以说,在古代如果想走仕途、参加科举,很可能就是“活到老,考到老”了!
10科举制度的历史探讨
1. 卢丹丹的论文《清前中期旗人官学、科举、仕进研究》是2022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完成的。
2. 张敏在《艺术品鉴》杂志2021年第1期的文章《科举千年文人的“辉煌”与“覆灭”》里,从第28页到第37页详细探讨了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