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号称“飞行的硫酸”,在自然界可谓是一种变态的存在,虫子虽小,其能量巨大,提携携带的强酸毒液,足以致人毁容,这也让不少市民感到十分困扰,当发现隐翅虫,还不敢“拍死它”。
近日,河南地区再次发现大量隐翅虫。这些隐翅虫的出现再次将河南带上一波热搜话题。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曾被隐翅虫叮咬过。从网友晒出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到,接触隐翅虫后,皮肤上会留下显眼的痕迹,这些痕迹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复才能消除。
据了解,近段时间河南多地医院皮肤科已接诊了十几例隐翅虫皮炎患者。根据医院专家分析,每年的夏末秋初是隐翅虫皮炎的高发季节,被隐翅虫灼伤的患者数量大幅升高。因此,专家提醒大家需要特别警惕。
据悉,隐翅虫虽然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但北方城市也可能出现。如果您不幸接触了隐翅虫,务必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以免皮肤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若出现隐翅虫叮咬,应当及时就医寻求帮助。那么,隐翅虫到底是什么虫子?对人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飞行的硫酸!隐翅虫到底是什么物种?隐翅虫,号称“飞行的硫酸”,又名影子虫、青腰虫,是一种带有强酸性毒液、黄黑相间的小虫子。该物种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隐翅虫分布于全球,其种群数量已超过5.85万种。
隐翅虫属于小型昆虫,最大体长可达3厘米。它们的鞘翅短而厚,长度与宽度相等,后翅发达,飞行后靠腹部和足的帮助叠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
由于隐翅虫的种群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泛,它们的生活环境也十分复杂,包括农田、林间、山地、河畔、海边等地。尽管隐翅虫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但它们的扩散能力并不强,并没有像红火蚁一样具有毁灭性的种群扩张速度。
隐翅虫的食性根据种群的不同,可分为腐食性、植食性、食花性、菌食性和肉食性五种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约有20种隐翅虫可以分泌出毒液,其中在中国就有三种,分别是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黄足毒隐翅虫在我国重庆、南充、郑州和湖北等地有分布。
据悉,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全身含有酸性毒液),虫腹末端有肛门,会分泌毒液。毒液的酸性值很大,pH值为1~2(属于强酸),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倘若拍死隐翅虫会导致身体皮肤被硫酸灼伤,若发生于眼睑或外阴则明显肿胀,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还会伴有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据了解,据医学专家介绍,隐翅虫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可发生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如果人类被其叮咬,身上可能会出现红肿、脓点溃烂等现象,严重时可能需要就医治疗。
隐翅虫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号称“飞行的硫酸”的隐翅虫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并且其栖息环境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不少网友曾多次遭遇隐翅虫带来的伤害,那么,隐翅虫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隐翅虫的毒液在与人体皮肤接触后,会产生强烈的酸性和化学反应,导致热量大量释放,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可引起皮肤溃烂。
隐翅虫通常具有趋光性,常常在夜间活动,甚至可能爬到床上,对人体产生攻击。隐翅虫的毒液对人类存在直接和间接两种威胁:
直接威胁:如果直接拍死隐翅虫,其体内的毒液会附着在皮肤上,从而对皮肤造成伤害。因此,专家建议避免直接接触。
间接威胁:在手动抓取过隐翅虫后,如果其碎片污染了手指,然后又触摸其他部位,会导致间接感染。因此,需要勤洗手并进行消毒处理。
不仅如此,由于隐翅虫身体微小,极易藏身于衣柜内,一旦误触或捏碎,其毒液会沾染在衣物等常用生活用品上,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
因此,专家呼吁:如果碰到隐翅虫,千万不要直接拍死,而是应该尽快将它弹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吹走它。
总结隐翅虫作为自然界中覆盖面最广,且可能因携带的强硫酸,可致人毁容的小虫子,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切勿直接将其拍死,威胁到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