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把五代十国视作一场各方势力争雄的大戏,那中原地区就如同一个赌台,五个强者依次亮相,把控局势,这就是“五代”;而周边区域,特别是南方,就好像散布在江湖中的帮派,十几股力量各自占据一块地方,自行称王,这便是“十国”,比如前后蜀、南北汉、南唐等互相攻伐,中原地区也是混乱不堪。接下来,咱们把视线投向“十国”,先从占据蜀地的前后蜀开始讲起。
【蜀地:天然的世外桃源】
蜀地处在华夏的西南边角,就好像是个天然的屏障,周围全是山,一座连着一座。大诗人李白说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话把蜀地的艰险给讲明白了。从古时候开始,中原那地方老是打仗,乱得很,可蜀地的老百姓因为有高山保护着,过着安稳的日子。
【前蜀:王建的崛起与陨落】
可是在大唐盛世的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搅乱了蜀地的安宁,唐玄宗匆忙逃到蜀地。到了唐朝末年,黄巢攻克长安,唐僖宗学着玄宗的样子,同样逃往四川。
那会儿,出身平民、靠卖私盐过活的王建,瞅准时机起兵,打着征讨黄巢的幌子去护送僖宗。僖宗很感激,先是让他当神策军的将领,后来因为战乱,又派他去远处当壁州刺史,接着又调到利州当刺史。王建在四川扩充军队,公元 887 年把阆州刺史赶走,自己当了防御使,后来唐昭宗任命他做永平军节度使。打那以后,他到处打仗,占领了四川全境以及周边一些地方,势力越来越大,朝廷没办法,只好给他升官加爵。
公元903年,唐朝廷把王建加封为蜀王,这给日后打下了基础。公元907年,朱温篡夺唐朝皇位建立后梁,身为唐封蜀王的王建,坚决不予以承认。恰巧这时两川频繁出现祥瑞之兆,就在同年9月,他在众将领的拥戴下,在成都登基称帝,把国号定为大蜀,历史上称作前蜀。王建60岁,属相是兔,他登基的这一年也是兔年,他觉得自己和兔很有缘分。
在上世纪40年代,王建墓被打开,里面出土的白玉谥宝呈现兔头龙身的样子。这既和他的生肖以及登基的年份有关,也与他的为政风格相符合。
王建虽是武将出身,但并不热衷武力征伐,他能看清形势,使得前蜀社会安稳,吸引了北方的大族来此躲避战乱。然而,王建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出了差错,把宠妃徐氏的儿子王衍立为太子。公元918年,王建离世,王衍登基。王衍沉溺于酒色之中,任性胡为,宦官专权,公然卖官,致使朝堂混乱不堪。
这会儿中原的主人变成了后唐庄宗李存勖,他觉着蜀地有可乘之机,在公元 925 年十月出兵攻打。大兵压过来了,可王衍却荒唐地往北去秦州找乐子,别人劝他也不听。后唐的军队那是锐不可当,只用了短短 70 天就把前蜀给灭了,王建费劲儿打下来的江山就这么让王衍给弄没了。
【后蜀:孟知祥的短暂霸业】
前蜀已然覆灭,然而蜀地的事儿还在继续。后唐庄宗李存勖打下四川后,把这地方交给了自己的姐夫孟知祥。可没过多长时间,从洛阳传来坏消息,公元926年五月,李存勖在兴教门的兵变中丢了性命,他的长子上吊自尽了,养子李嗣源登上了皇位。
孟知祥凭借亲戚关系受到重用,现今皇帝换了人,他就有了自己称王的想法。从公元926年开始,孟知祥在蜀地大量招募士兵、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服从后唐的命令,和东川节度使董璋起了冲突后把他的地盘给占了,从而掌控了两川地区。后唐明宗李嗣源没办法去讨伐他,只好给他一个官职,还封他为蜀王,暂时压制住了他称帝的念头。
公元934年,李嗣源病故,孟知祥于成都登基称帝,建立的国家国号为蜀,在历史上被称作后蜀。然而命运多舛,他仅当了114天皇帝就因病去世了。孟知祥离世后,15岁的太子孟昶继承皇位,此子果敢刚强,刚坐上皇位就把嚣张跋扈的将军李仁翰给杀了,让群臣受到了极大的震慑。
【后蜀的末路:繁华与衰败】
孟昶当政 31 年,那时中原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更替,到处打仗,乱得很。不过后蜀因为孟昶推行以和平为首要的政策,很少有战争发生,老百姓日子过得挺安稳。
然而在后晋末年的时候,契丹打进了汴梁,致使中原陷入一片混乱,这本该是后蜀谋求发展的好时机,可孟昶却只图享受安乐,一点儿雄心壮志都没有。那时的成都奢侈成风,每到春季,浣花溪边歌声乐声喧闹无比,百花潭上画舫来回穿梭。尽管有关中的将领请求投降,孟昶却前怕狼后怕虎,白白错过了这个机会。
北宋兴起并统一中原后,后蜀那偏安一隅的幻想就此破碎。在公元965年,北宋的大批军队来到城下,后蜀的军队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
第二年,孟昶带着众人投降,后蜀就此覆灭。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跟着他被押送去开封,在路途中,看到国家和家园破碎不堪,写下了《采桑子》:“刚离开蜀地,心都要碎了,离愁别恨绵绵不断。春天的日子漫长如年,在马上常常能听到杜鹃的啼叫声。三千宫女都容貌如花,一起争着比美,发髻学着朝天上梳。如今才知道这是一种预言。”蜀地前蜀和后蜀的兴盛与衰败,见证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动荡局势,实在是让人感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