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风能和太阳能的快速扩张,欧洲国家负电价现象出现的越来越频繁。2025年第一个交易日,由于风能发电量超过需求,德国电价跌破零,负值状态持续了4个小时。
刚刚过去的2024年,欧洲多个国家经历了创纪录的负电价时段。欧洲电力交易所数据显示,德国2024年负电价时长达468小时,同比增加60%;法国2024年负电价时长翻了一般倍,至356小时;西班牙2024年则首次出现负电价现象。频繁的负电价现象引发了争议,一些欧洲的政治家呼吁削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政策。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上个月,即2024年12月份,欧洲电价一度出现飙升,德国平均电价更是刷新近两年新高。有分析认为,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大趋势,欧洲电力价格大幅波动,凸显了大型储能电站的重要性。
首先提问用词不够准确,这里的德国电价跌至0以下,翻译成中文,应该是“德国跌至0以下”,因为在中文里,电价可以分为上网电价、、等等,它们彼此之间概念完全不同,写新闻的如果不准确用词,无疑是在给张雪峰老师上分。
其次,用来类比,解释一下为什么德国会出现上网电价为负。发电厂—电力公司—用户这三个环节,可以简单的用“进水口—蓄水池—出水口”来类比。这三个环节相互独立,其中蓄水池容量是一定的,必须保持其中的水位处于一个稳定状态,水位太低,出水压力不够;水位太高,蓄水池会被冲垮。大部分情况下,出水口的用水量是比进水口的供应量大的,这时蓄水池会通过提高出水口的用水价格,来限制用水量。少数情况下,用水量小于供应量,这时蓄水池就会反过来,降低进水价格,甚至反过来倒收钱,以限制进水量,也就是相当于蓄水池不收水了,如果进水口非要往里灌,那就得交钱给蓄水池,让蓄水池扩大容量或者想别的办法把多余的水处理掉。德国这次上网电价为负,就是因为正好处于假期用电量低,但还在呼呼的发电,那电力公司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肯定会反过来收风电场的钱,用来处理多送进来的功率。这个处理措施就比较专业了,不多赘述。
最后,偶尔的负电价并不能说明什么。国内发电量富余的情况并不少见,只不过因为发电厂统一归电网调度,可以通过系统手段“”“”甚至“”,所以不会出现负的上网电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这几个“弃”,就会发现,在国内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根本不需要过度解读。所以,有些新闻大家看看就好。
这个交易所价格,不是用户价格。
电被发出来就得用掉,储存很麻烦的,也需要成本。
而且这是交易商之间的价格,你个人(或用电企业)用电,还是老老实实交钱吧。
负电价说明德国目前的能源转型遇到了挑战,社会用电成本会进一步上升。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来写个科普小文。
首先你要理解电价是怎么来的。
作为中国普通居民,各位可能习惯用固定的价格买电,电力价格不随时间变化,今天买一度五毛,明天买还是一度五毛;国内部分地区的居民可能还会有“分时电价”,中午买7毛,晚上买3毛。无论哪一种,这个价格都是事先定好的,不会波动。
但其实,作为一个商品,电力也存在供需平衡,也会产生价格波动。再加上电力几乎不能储存,发出来必须立刻用掉,没有“库存”一说,因此每一个时刻的供需关系都在改变。那必然就存在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的时候。
我们国家的居民之所以享受固定电价,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好(不开玩笑哈),政府要求给居民提供稳定且低廉的电力,把(居民侧)电力视作一种惠民工程。另一方面因为任何一种交易都是存在交易成本的,尽管电力的供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变,但不可能让大家每一分每一秒都重新交易,方便起见,大家就差不多约定好一个固定的电力价格,算是个平均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按这一个价格来买卖。
但在发电方式越来越多样、用电需求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越精细的交易越能真实反映电力的供给情况,越能发挥市场的作用、降低社会整体的用电成本。各国因此开始发展更市场化、颗粒度更细的电力交易模式。交易方从国家全权管理、到售电公司集中代理、到企业单独参与、到个人也可以参与,交易时段从固定价格、到以年为单位交易、到月、到小时分钟。
这个发展过程非常冗长,尤其是我国的电力市场,复杂得很,我就不多赘述了。总之发展到现在,各国目前最前沿的电力交易模式就是现货市场(Spot Market)。
在现货市场中,发电方和用电方按每小时或数分钟为一时段进行交易,比如我国之前的现货市场试点中,交易时段是15分钟为一时段。而欧洲的现货市场,交易时段为一小时。也就是说,发电方每一个小时需要给出一个电力报价,如果有人买,那就能发电,如果报价高了没人买,那发电厂就要停机。
2025年1月3日的德国电力日前现货市场价格
在这一买一卖过程中形成的价格,就是电价。当然具体的电价形成机制也很复杂,包括日前市场、当日市场等等一系列机制,我也不赘述了。可以参考北极星的这篇文章
2. 负电价是怎么来的?
在普通的市场中,如果市场价格太低,卖方可以选择暂时不卖,或者停止生产。但是电力是一种几乎无法储存的商品,不存在“暂时不卖”一说,发出来就必须用掉,所以发电方应对低电价的唯一办法就是停止生产。
但传统(煤电为主)一般启停很困难,尤其是这种几个小时内反复启停的情况,轻则设备损坏,重则安全事故。相比于亏本卖电,在电价低的时候停机带来的损失更大。
在过去全是火电的时代,亏本卖电通常意味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电,但还不至于是负电价。因为大家发电都是要成本的,我只要比大家的价格低一点就能保证把电卖出去。但和火电不一样,光伏发电不烧煤也不烧天然气,与火电相比几乎没有运营成本,全是固定成本。而且新能源也没有启停的问题,想停就停。所以在现货市场上,哪怕卖一分钱,新能源也不亏。
这个时候为了能把电卖出去,火电厂只能继续降低电力售价,把电价降到负值,倒贴钱把电送出去。
3. 负电价意味着什么?
你可能会想,用电还能赚钱,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但其实负电价是一个负面信号,意味着德国的能源转型遇到了挑战,社会用电成本会因此上升。
负电价给发电企业造成的亏损,一定会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由于新能源电力的不稳定性,火电是不可或缺的电源,构成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基础。你新能源可以在大发的时候压价,那等到了晚上新能源发不出来的时候,我火电也可以涨价。
而且,总整体上看,新能源的综合发电成本是大于火电的。虽说新能源电力的“平准化度电成本”(也就是单纯从发电厂的角度来看,算上固定成本和运营成本,发一度电需要多少钱)低于火电,但其实新能源电力有很多隐形成本,通过其他方式转嫁给了其他发电企业和用户侧。比如新能源需要更多的、和的支持。这就好比索尼的PS5,机器虽然比PC便宜,但游戏却贵得飞起。到最后你一算账,其实并不划算。
德国月均电力价格走势呈上涨趋势,当然其中俄乌冲突是主要因素
根据统计,德国2024年出现了468个小时的负电价,而2023年只有292个小时。这说明随着新能源装机不断提高,火电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目前来看,能够让新能源摆脱火电的技术发展还没有到位,这种状况恐怕会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