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与德云社:十年情义终成江湖传说

娱快很简单丫 2025-02-23 17:10:09

1995年的北京琉璃厂,21岁的李菁抱着快板躲雨时,撞见正在茶馆说《枪毙任老道》的郭德纲。

彼时刚从北工大毕业的李菁,已被梁厚民收为关门弟子,而22岁的郭德纲正三进北京谋求立足。两个年轻人因“重塑相声”的理想一拍即合,在张文顺撮合下,“北京相声大会”在广德楼艰难开张。

1999年大年三十,李菁与郭德纲缩在黄村出租屋对词。为省煤钱,两人裹着军大衣写活,哈气在稿纸上结霜。最惨淡时,台下仅有一位观众,郭德纲照常说完全场,李菁在后台数着当天收入——18块5毛。

某次寒冬演出结束,李菁把刚领的板书比赛奖金全数交给郭德纲:“先把师父(张文顺)的药钱续上。”

2005年德云社爆红后,李菁发现后台变了味道。新入社的弟子不再喊他“师叔”,改称“李总”;投资商在侧幕谈分成时,他正为何云伟整理《黄鹤楼》的袍子。

最刺痛他的,是某次商演结束,郭德纲指着满座宾朋说:“瞧见没?这都是咱的衣食父母。”李菁望着鎏金匾额上的“艺大于天”,默默把快板弦紧了三扣。

2010年8月风波骤起,李菁在电视台化妆间接到师弟电话:“师哥,园子被封了。”他攥着当天要录的《星夜故事会》台本,想起十年前郭德纲手书“同舟共济”的牌匾。

最终在节目直播中,他即兴加入传统段子《同仁堂》,唱到“百年字号风雨飘摇”时突然哽咽,导播紧急切进广告。

退出德云社后,李菁在琉璃厂重开“广茗阁”,坚持不说网络梗,每场必演传统戏法。2023年非遗晚会上,他表演濒临失传的“古彩戏法”,将二十四把折扇变作漫天飞雪,谢幕时轻声道:“这才是老祖宗给的饭。”

而在德云社封箱演出中,郭德纲唱罢《大实话》,临时加词:“曾有个兄弟,陪我吃过菜窝头。”

从广德楼到广茗阁,相隔不过三里,却映照着传统曲艺的两种命运。当李菁在新书《板声》扉页写下“艺不随势改”时,郭德纲正在天津卫视录制《相声有新番》。

两位旧友未曾再见,但鼓楼西街的梆子声里,总有人记得那两个裹着军大衣写活的年轻人。

0 阅读:0

娱快很简单丫

简介:综艺女王带你走进影视、娱乐、综艺、八卦等新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