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在家破人亡后,像甄士隐一般在人生最后阶段被度化出家而去,使得《红楼梦》故事在情节上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故事缘起于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草。作者所引用的三生石典故源自《僧圆泽传》,故事里,圆泽和尚转世成为王姓妇人之子,历经人伦大事后,再度出家为僧,巧妙隐喻了贾宝玉的前世今生。前世,他为神瑛侍者,是佛门一位僧执事。今生,他为贾宝玉,在尘世尽享富贵荣华,历经种种后,最终选择出家做和尚。待此生结束重回西方,开启来世,如此三生经历,完整演绎了佛教的三世轮回。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宝玉与唐僧类似,前世为佛门弟子,今生种种只是一场历劫,终究要重归佛门。所以,书中第三十、三十一回,贾宝玉先后两次对林黛玉作出承诺:“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宝玉听了笑道:“你往哪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做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引第三十回)

清虚观打醮回来,宝黛二人因张道士提亲和金麒麟而大吵一架。事后贾宝玉登门道歉求和好,两个人话赶话,结果就说出了“你死了,我做和尚!”随后贾宝玉又因晴雯跌坏扇骨子与之拌嘴,得林黛玉出场劝和时,他又讲了类似的话。
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林黛玉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做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记着你做和尚的遭数儿。”宝玉听得,知道是他点前儿的话,自己一笑也就罢了。”(引第三十一回)
林黛玉数着贾宝玉的誓言,说他“做了两个和尚了”,并不是影射贾宝玉要做两次和尚,而是“细数”贾宝玉前世今生都做和尚的事实,并不以为然。

前世神瑛侍者是和尚,不能回应绛珠草化为绛珠仙子后的“五内郁结着一股缠绵不尽之意”。他选择下凡造历幻缘,了结因果孽缘,自然包括与绛珠仙子之间的灌溉之恩。
所谓“凡心偶炽”,说明不是绛珠仙子一厢情愿,神瑛侍者也对她动了凡人之情。却受佛门弟子身份约束而不得动情,才选择下凡历劫,何尝不是一种逃避?

今生二人转世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本有机会实现凡人的一世姻缘。可贾宝玉不求与林黛玉长相厮守,反而常念叨什么“你死了,我做和尚”,任谁也要心生不满:“前世因你是和尚,姻缘求不得。今生最好机会不争取,还要等我死了去做和尚,是什么意思?”林黛玉的不以为然,道出“绛珠”前世的委屈和不满,也为未来二人姻缘终局而担心。

都说一语成谶,贾宝玉的话就像“狼来了”,喊的多了终成事实。林黛玉死了,贾宝玉确实做了和尚。他通过转世轮回了结前世因果,来世仍为神瑛侍者。可怜绛珠草化为绛珠仙子再转世林黛玉,三世情缘皆落空,终究还是被辜负了。
贾宝玉以为出家做和尚,是对林黛玉最重的承诺。殊不知“作和尚”就像锁住木石姻缘的一道枷锁,终究让“此情”求不得,以悲剧收场。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