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日北风起,新会人采大青

睇旅游 2024-10-31 08:50:47

△独家视频 - 霜降日,新会人开采大青,制作陈皮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一天,北风起,秋意浓,新会果农最忙碌的时节已然到来。

新会柑香浓,采摘依时节

新会,一个因陈皮而闻名的地方。这里种植的新会柑有大种油身、细种油身、大蒂、高督四个品种,其中大种油身的种植历史最为悠久。在这片土地上,柑橘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

△新会遍布着柑橘果园 图/Color China

地处广东,新会大部分时间都是湿润的气候,白露过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雾气的产生,油身柑开始慢慢上糖,果皮颜色也愈发青绿。霜降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昼夜温差变大,气候变得干燥,正是适宜采摘和保存大青的好时候。再过一段时间,随着柑果含糖量的增加,果皮会从纯粹的青皮逐渐变红,从大青走向二红、大红。

种植油身柑的陈万勤,是土生土长的新会人。走进他的果园,满目翠绿中一颗颗大小不一的果子含羞露怯,水沟里田螺、蜗牛悠然自得,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令人心旷神怡。

△霜降日,陈万勤带着朋友们在果园门口放起鞭炮,庆祝开采大青 图/Color China

对于陈万勤而言,霜降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和果农们一同走进果园,开始采摘大青皮。“霜降日采摘大青,这是我们果园的规矩。”陈万勤介绍道。霜降前后,柑果的成熟度恰到好处,皮色青绿,香气浓郁,是制作陈皮的好原料。这些青皮柑果如果不上糖,吃起来可能会有些涩口,但有了糖分打底,口感就会好很多。

△果农们背着空空的篮子进入果园,开始采摘 图/Color China

在新会的柑橘园中,果农们深知每个节气对柑果成长的影响。立冬时节,柑果开始呈现出一点红与黄交织的色彩,这便是“二红”。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寒冷的天气使得柑果表面几乎全面转红,被称为“大红”。然而,即便是在大红阶段,柑果也并未达到最为理想的色泽。直至冬至,果子的红色更加鲜艳,但此时果实也会因水分的增加而变大,质地略微浮松。每一个节气的变换,都会在柑果的表皮和厚度上留下独特的痕迹。

种植油身柑是乡愁,是传承

谈及油身柑悠久的历史与变迁,陈万勤缓缓摇头叹息:“油身柑,是新会土地上最原始的(柑橘)树种。后来(果农们)为了产量不断进行嫁接改良,导致柑橘树的基因发生了变化,很多茶枝柑失去了原有的油柑风味。”

相较于简单地摘下柑橘,剥取果皮以换取经济收益,陈万勤对于油身柑的种植更多了一份对乡土情怀的坚守与传承,他是在抢救油身柑这个濒危树种。“油身柑”是新会柑里最原始的品种,但是它的结果周期太长,产量极少,不符合经济效益,加上种植难度极高,抗病虫能力弱,极易染上新会柑的“癌症”黄龙病,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种植了。“这个品种在新会,全国,(乃至)全球都差点消失。我有缘分碰到它,就想传承下来,复兴这个品种,不让它消失,所以用了十年时间去复兴这个品种。”

△陈万勤希望能把“油身柑”传承下来 图/Color China

看着今日果农们运走一筐筐果实,陈万勤难掩激动,“我从事这行十二年,有缘分碰到油身柑十年吧。我花了十年的心血,今年才有点成果,有一点成绩。”这十年间,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扛过了有苗无地,有芽无花等种种艰辛。如今,站在硕果累累的果园中,望着果农们满载而归的身影,陈万勤的心中满是难以言表的激动与欣慰。

△果农们小心地摘下一个个油身柑放好,准备运往晾晒场 图/Color China

田野里果农们正热火朝天地采摘着大青。空空的篮子进去,满满的果实出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或许对于果农们来说,最高兴莫过于丰收时节。果农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一道风景线,他们用心呵护着每一棵柑橘树,期待着丰收的喜悦。而这些柑果,在他们的精心采摘和制作下,将变成一片片珍贵的陈皮,为新会人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滋味。

△露天晾晒场里,果农们正把一张张大青皮展开晾晒 图/Color China

统筹|方 言

摄影|唐文钦 魏佳琛 朱玮舜

剪辑|魏佳琛

文字|陈沅滢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