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氨酸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自己能合成一部分,但在某些特定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比如压力过大、感染、手术后恢复期,体内的合成量就可能跟不上需求。

它在身体里的作用可不简单,除了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之外,最为人熟知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产生一氧化氮(NO)。这个一氧化氮可不是空气污染那种,而是一种强效的血管舒张剂,能让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流动。
勃起,其实就是一个血液充盈的过程。如果血管不通畅,血流不够,自然就“抬不起头”。而精氨酸通过促进一氧化氮释放,帮助血管舒张,从而改善阴茎的血流供应,对提升勃起功能有着直接影响。
勃起功能障碍——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在临床上,勃起功能障碍(ED)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男性健康问题,尤其是中年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根据中国泌尿外科学会的一项统计,在4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约有40%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性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导致血管硬化,血流受阻。
神经性问题:如脊髓损伤、糖尿病并发神经性病变。
内分泌问题:如睾酮水平过低、甲状腺功能异常。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夫妻关系不和谐等。
药物因素:部分降压药、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影响勃起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ED有时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哨兵”。一些原本没有明显心脏症状的患者,正是通过ED才发现自己有潜在的心血管问题。

说回精氨酸,既然它能促进血管舒张,改善血流,那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
根据2023年《国际泌尿学杂志》的一项系统综述研究发现,每日补充3克到6克的L-精氨酸,连续服用4周以上,对于改善轻到中度的勃起功能障碍有一定帮助。
但剂量的选择要根据个体差异来定,比如:
体重偏重的人群,代谢速度较快,可能需要稍高的剂量;
肾功能不全者,则应谨慎使用,以免增加代谢负担;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最推荐的服用方式是分两到三次服用,随餐或餐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
精氨酸不仅“顶用”,还能“养命”除了改善勃起功能,精氨酸对身体的其它系统也有不少好处:
心血管系统:一氧化氮能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事件;
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肌肉生长:健身人群爱服用精氨酸,是因为它能刺激生长激素释放,有助于肌肉增长;

肝脏代谢:在肝硬化患者中,补充精氨酸有助于氨的解毒,缓解肝性脑病。
可以说,精氨酸是个“多面手”,不仅能“补肾”,还能“护心”。
案例分享:一个45岁中年男性的“回春之路”有一位来自江苏的45岁男性,体型偏胖,有高血压史,近半年出现性生活不满意的问题,晨勃次数也明显减少。在排除内分泌、前列腺等问题后,结合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建议其每日补充5克L-精氨酸,分早晚两次服用,同时配合改善作息和规律运动。
一个月后,患者反映晨勃恢复,性生活质量提高,甚至连血压都较前平稳了不少。这说明,在合适剂量和科学方式下,精氨酸确实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精氨酸补充的几种方式食补永远是最安全的方式之一。下面这些食物中都富含精氨酸:
坚果类:尤其是核桃、巴西坚果、杏仁;

豆类:黄豆、黑豆、芸豆等;
海产品:鳝鱼、章鱼、海参;
瘦肉类:鸡胸肉、瘦牛肉、猪里脊;
蛋类与奶制品。
市面上也有各种精氨酸补剂,主要有粉剂、胶囊、片剂等形式,便于服用。
但需要提醒的是,精氨酸并非“万金油”,也有禁忌和副作用:
有活动性疱疹者慎用,因为精氨酸可能诱发病毒复制;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低血压等。

要想“功能正常”,得从生活方式上抓起。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血管内皮伤害大;
适量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
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压力是勃起功能的隐形杀手;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深色蔬果;
规律性生活,过度频繁或长期禁欲都不是好事。
哪些人群更适合补充精氨酸?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补充精氨酸,以下人群更可能从中受益:
轻到中度ED患者;
存在高血压或初期心血管问题者;
压力大、经常疲劳的人群;

健身需求者,尤其是增加肌肉、提高耐力者;
恢复期患者,如术后、感染后免疫力低下者。
总结建议:科学补充,别盲目跟风虽然精氨酸确实有明显的益处,但它并不是灵丹妙药。真正解决问题,还得结合整体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基础疾病控制、心理支持等。补剂是辅助,不是替代。如果把希望都寄托在一颗胶囊上,那就太天真了。
建议在正规渠道购买精氨酸补剂,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避免因为剂量不当或自我诊断失误而吃出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宇, 李志刚. 精氨酸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性科学, 2023, 32(5): 88-91.
[2]邓建华, 赵宏伟. 精氨酸与一氧化氮在勃起功能中的作用机制探讨[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4, 30(3): 156-160.
[3]中国泌尿外科学会.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诊治指南(2023年版)[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