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南烟聊旅游 2024-10-20 15:40:45

1.“无毒不丈夫”。

原句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意思是要有度量才是大丈夫,后来被误传为“无毒不丈夫”,意思完全变了。

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实际上“皮匠”原本是“裨将”,指的是副将。意思是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得上一个诸葛亮,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皮匠”。

3. “无奸不商”。

原句是“无尖不商”。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儿,以显示诚意和厚道,后来被误传为“无奸不商”。

4.“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原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因为在一些方言中“鞋子”发音类似“孩子”,久而久之就传错了。意思是要不怕走路、不怕费鞋才能打到狼。

5.“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句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嫁给乞丐就随乞丐生活,嫁给老头就随老头生活,后来传成了现在的说法。

6.“狗屁不通”。

原句是“狗皮不通”,因为狗的表皮没有汗腺,以“狗皮不通”形容文理不通的文章,后来演变成“狗屁不通”。

7.“王八蛋”。

原句为“忘八端”。“八端”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八端就被斥为“忘八端”,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王八蛋”。

8.“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里的“为”应读二声,是“修养、修为”的意思,原句是说人如果不修身,就会为天地所不容,而不是通常被误解的“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就会被天地惩罚”。

9.“不到黄河心不死”。

原句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是项羽自刎之地,后来演变成黄河,可能是因为黄河更为人熟知且更具气势。

10.“有眼不识金镶玉”。

原句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山玉即和氏璧,产自荆山。后来在流传过程中,被误传为“金镶玉”。这句俗语意思是见识浅陋,不识宝物或人才。

11.“打破砂锅问到底”。

原句是“打破砂锅璺到底”。“璺”是指陶瓷、玻璃等器具上的裂纹。这句话以打破砂锅后裂纹会一直到底来比喻对问题追根究底。但在流传中,因为“璺”字比较生僻,逐渐被说成了“问”。

12.“为朋友两肋插刀”。

原句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其来历是隋唐时,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历城,一条路去登州。历城是回家,但他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琼的深重义气,就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而今却因误传成了在肋上插刀。但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用更理性和合法的方式对待朋友关系。

13.“以德报怨”。

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教导人们要以仁德回报别人的怨恨。但实际上原文为:“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并不主张无原则地以德报怨,而是认为应该以正直的态度对待怨恨,以仁德回报仁德。

14.“人定胜天”。

原句出自《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本意是指人力可以战胜自然。但在流传过程中,被夸大理解,甚至被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人类可以随意主宰自然。实际上,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5.“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意思是: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