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商务部近日公布对加拿大相关限制性措施反歧视调查裁定,加经济压力骤增,亲美恶果初现。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各国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又紧密相连。加拿大近期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无疑给众多试图在国际事务中盲目跟风、亲美行事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特鲁多(资料图)
中国商务部于3月8日公布了一项重要裁定,经过长达半年的调查取证,最终判定加拿大在去年10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以及对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等限制措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所指的“在贸易方面对中国采取的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这一裁定可不是小事,它直接表明加拿大的这些做法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贸易秩序,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既然加拿大的行为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中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国务院税则委员会迅速发布公告,宣布自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子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对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这一举措一出,加拿大的相关产业可就遭了殃。加拿大通讯社直言,中方的措施极有可能让加拿大农民承受沉重打击。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伊也在社交媒体上无奈表示,该省的油菜籽产业因为加拿大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已然沦为了牺牲品。
加拿大的这些贸易限制行为,看似是自身的决策,实则背后有着美国的影子。大家都知道,加拿大的电动汽车关税是在美国采取类似举措之后,并且与美国上一届政府协商后才实施的。这明显就是加拿大在外交政策上盲目追随美国的表现。而到了2月下旬,美国新任财政部长贝森特还鼓励加拿大效仿墨西哥,配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新关税。加拿大在贸易政策上如此紧跟美国步伐,结果却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特鲁多(资料图)
中国政法大学WTO研究中心主任史晓丽指出,中国此次做出的全球首例反歧视性调查裁决结果,展现出中国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强大能力,以及对任何实施歧视性贸易限制国家坚决回应的决心。任何国家要是企图通过讨好美国,对中国加征额外关税来换取美国取消对其自身的关税措施,中国必然会运用相关工具捍卫自身利益。
从这次事件中也能看出,中国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手段是相当灵活且有策略的。中方此次加征关税的清单里,并没有包含油菜籽和菜粕,要知道,这两者对中国的出口量可比菜子油大多了。农业咨询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做法充分显示出中方既为后续的谈判留出了余地,也为可能的措施升级保留了空间。不过,即便如此,当前的措施已经让加拿大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总裁戴维森坦言,中国可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出口市场,中方“过高关税”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将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广泛影响,从每年辛勤种植作物的农民,到提供种子和农资的企业,再到谷物公司、加工商,最后波及出口商,无一能幸免。
加拿大政府方面,出口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部等部门负责人在当地时间3月8日发表联合声明,虽说对中国加征关税一事“深感失望”,还表示“愿意与中方进行建设性对话”,可却不接受中国调查的前提及其调查结果。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则明确敦促加方,必须立刻纠正错误做法,取消限制措施,消除不利影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6家商协会也纷纷对裁定结果表示欢迎,希望加方能够保持贸易政策的独立性,为两国企业开展正常贸易与合作营造一个务实、公正、非歧视且可预期的环境。
特鲁多(资料图)
与此同时,加拿大还面临着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反复无常,先是签署行政令推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可没过多久,又突然威胁要对加拿大木材和乳制品加征对等关税。特朗普声称,加拿大多年来在乳制品和木材产品方面对美国不公平,对从美国进口的乳制品征收了约250%的关税。他警告加拿大,要么取消关税,要么就等着美方加征对等关税。这种不确定性让加拿大在贸易政策上陷入了两难境地,既要应对来自中国的反制措施,又要面对美国随时可能变动的关税威胁。
从这次加拿大的遭遇可以清楚地看到,盲目亲美,在国际事务中丧失自身的独立性和判断力,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本应建立在平等、公平、互利的基础之上。加拿大因为追随美国的贸易政策,对中国采取歧视性措施,不仅损害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让自身的经济利益遭受重创。这一事件无疑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制定外交和贸易政策时,一定要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保持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切不可盲目跟风,沦为他国政策的附庸。否则,就很可能会像加拿大一样,品尝到亲美带来的苦果,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陷入困境,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