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财经观察|种业和农机带来安全与革命,三农问题要靠科技

张捷财经观察 2025-04-25 11:11:05

近日,有关农业发展的讨论再度引发广泛关注。中国农业近年来已取得显著进步,步入世界前列。在一系列相关话题探讨中,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及成就备受瞩目。

实际上,在之前的系列报道第一集中,就曾提及黑龙江农垦的大型农业模式。如今,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垦粮食产量持续增长。面对农业走向何方的问题,科技成为关键因素。中国农业科技成果斐然,例如在应对美国蛋荒时,中国农业展现出强大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数据显示,中国农业 GDP 人均已超过美国,尽管美国耕地面积多于中国,且中国西部部分地区曾是戈壁,但中国通过新型技术的应用,在农业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如新疆成功实现海水虾、三文鱼养殖,将戈壁利用起来。

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也面临新挑战,农民下一代种地意愿降低。对此,科技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手段。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新华社 4 月 7 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该规划明确了重要目标:到 2027 年,中国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 1.4 万亿斤,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持续强化,关键核心农业技术取得突破,育种攻关取得显著进展,农机装备补短板取得阶段性成效。到 2035 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至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

在种业方面,规划提出要实现自主创新全面突破;在农机领域,要求农机装备全面升级,加大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农业机械等农业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应用,以实现中国农机装备全面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从规划中可以看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将高度依赖现代化机械。这将推动农业的又一次革命,从传统的牛马畜力到拖拉机的第一次机械革命,如今迈向以机器人、人工智能、农业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二次机械革命。即便在如江南丘陵等小型地块区域,也能通过智能条件实现机械化,例如小型无人机喷药、智能机械作业等。未来,农业生产将不再单纯依靠农民的艰苦劳动,而是转向依靠高级技术人员对农机的操作与维护。

智能机械和网络信息的发展,将大量解放农村劳动力,提升农村生活水平。这一提升并非依赖资本下乡、放贷或发展有机农业等有限手段,而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始终是发展的关键。在农村,以往复杂的劳作难以通过简单机械替代人力,如今智能机械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科技和创新,而非回归传统模式。中国必须在农业变革时代,以创新引领世界农业变革,通过智能农业和工业化、信息化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