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蒙山下有一座万寿宫,已有千年历史,藏着一座600多吨的大鼎

落榜进士 2025-04-24 22:20:01

在风光秀丽的沂蒙山脚下,有一座已有千年历史的道观——万寿宫。它低调却实力不俗,是山东江淮地区最大规模的道观,被誉为“江北第一”。道观石牌坊上雕刻的图案细腻精美,在不远处连绵群山的衬托下显得巍峨壮丽。

万寿宫的历史始自北宋,其前身是西周时期颛臾王祭祀蒙山的主祭之处——蒙祠。宋朝改为道观,名玉虚观,明朝改名万寿宫,及至清康熙年间,万寿宫的发展达到鼎盛,不仅建筑规模庞大,道众也达到两千余人,终日香客云集,香火缭绕。

如今的万寿宫为旧址重修而成,共分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山神殿、玉皇殿和三清殿。走入万寿宫回望石牌坊,“道法自然”的匾额清晰可见。在清幽静谧的万寿宫中,似乎更能感受到这四个字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许是因为沂蒙山的名声太大,人们多为秀美风光而来,这座千年道观里少了人气,有些无人问津的落寞。

青石砖路两侧草木丛生,树木也长得异常茂盛,青葱草丛中散落着许多古老的石碑、石像,它们残破不堪,似乎在讲述着那些已经被人遗忘的历史。

略显破败的玉皇殿是万寿宫的老建筑,最后修缮时间在清朝,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曾经雪白的墙壁被风雨描上沧桑,红色木门显出腐朽模样,墙壁上绿藤蔓生,仿佛将这座古老的建筑封锁在岁月深处。

游客寥寥让道观显得清幽冷寂,虽大部分是新修缮的建筑,却没有浮夸之感,看看古色古香,感受道教文化,心情相当沉静。

新建的玉皇殿为明清建筑风格,雕梁画栋,处处彩绘,处处可见飞龙图案,国人对龙的情结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玉皇殿前八根石柱雕工细腻精美,造型生动立体,姿态各异的龙威风凛凛盘于石柱之上,自带威严气势。

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托塔天王和太白金星。彩塑身上的服饰新鲜,面容饱满生动,或许因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和佛教中的佛祖、菩萨相比,道教人物看上去总是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让人有亲近感。

桃红柳绿的春天,沂蒙山景区游客如织,想体验喧嚣之外的宁静,山脚下的万寿宫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步踏入道观,红尘俗世抛在身后,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融入自然,融入天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