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老鼠节,记得吃3样做3事,寓意:新年除害,岁岁平安

大海哥的美食 2024-02-22 19:16:21

正月十二日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为“老鼠节”其实就是指在这一天老鼠要娶亲,生育小老鼠的日子。那么众所周知老鼠是“四害”之一。古代由于医疗科学技术不发达,它也经常会给人们带来疾病和灾患。所以聪明睿智的古人,就在这一天发明出了许多有趣又管用,专门针对消灭老鼠传统习俗。一起来看一下吧:

正月十二吃3样:

1:炸花生米

老鼠由于耳朵跟灵敏,很大所以古人时常拿它没有办法,因为它跑得快很难抓到。于是在正月十二这一天,聪明的古人就发明出了在家“炸花生米”的方法。一来可以用香味吸引它,二来也可以利用花生米炸至过程中噼里啪啦的声音,刺激老鼠,从而让它无法分辨方向。寓意炸点老鼠的耳朵。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消灭它们了。

2:饺子

饺子在中国古代面食中,饺子在包制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将它包成类似老鼠大小一样的柳叶蒸饺。其实这种美食习俗主要来自于古代。相传在正月十二日这一天,一位农户家中发现了两只老鼠,老农在点灯做饭时候,总是可以听到“滋滋啦啦”的声音,老农很奇怪,于是寻找发现原来是两只老鼠在交谈。这个时候他的老婆恰好在包成型似柳叶老鼠一样的蒸饺。神奇的是饺子包好后,老鼠发出奇怪的声音也消失了。自此之后包饺子也就有了:捏住老鼠的嘴的寓意。

3:玉米糊粥

玉米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农作物。古人通常会将它用石磨磨成玉米面,而磨好的玉米面不仅仅可以用来蒸玉米面馒头,大饼子,也可以拿来熬煮玉米面糊糊,就是玉米面粥。而古代人们对于玉米面糊糊,通常有一种崇拜依赖信奉的思想。他们认为在正月十二这一天,在家中熬煮玉米面糊粥,可以将老鼠的嘴糊住,让它不再敢偷吃家中的东西。

正月十二做3事:

1:搭灯棚

在古代正月十二已经临近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因此这一天也是准备元宵节器具的日子。所以民间也有民谣称: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意思就是指,正月十二这一天人们要提前在乡村里召集青壮男女,在市集中搭好灯棚,为正月十五花灯节做好准备。

2:收旧鞋烧老鼠窝

相传在古代,正月十二这一天在民间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人们会将家中的旧鞋旧物全部收集起来,然后等待邻居家的小孩上门收取。而他们收取这些废旧物品之后,就会找一个偏僻的地方,用它垒成一个类似“老鼠窝”的形状。并且在里面放入一些发霉坏掉的食物,这样就可以将老鼠吸引过来。到了几天之后老鼠进窝下崽子了,小孩们就会用火把点燃老鼠窝,这样就可以一把火消灭所有老鼠害虫了。

3:早上敲墙角旮旯

那么在烧老鼠窝之前,肯定也是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的,比如古代正月十二日这一天,人们会早上早起,然后在家中打扫卫生,接着用木棍敲打自己家中的墙角旮旯,寓意将老鼠全部震醒,赶出来,然后吸引到老鼠窝中,好统一消灭它们。

新年伊始,元宵节将至,辞旧迎新,人们在准备元宵佳节的活动过程中,别忘记这些老传统,虽然它们已经时过境迁,可是作为国人的文化历史,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值得参考学习,可以作为文化故事指引我们后世之人生活学习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