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特朗普最担心的事情来了!
加州又一次站出来“挑大梁”,要将特朗普告上法庭,结束他荒唐的关税政策。这一刻,特朗普意识到事情“失控了”。
他立刻站出来安抚美国上下“不用担心”。再给他3到4周时间,他相信中美之间可以达成协议。
外界却对此半信半疑。中美之间直至今日,连“面”都懒得见一见,何谈协商、解决?
此时,外界注意到中方的一个细节,其中透露出的“内涵”有点意思。
加州州长“树大旗”!告状只是“顺带的”!
4月16日,加州州长纽森突然“发难”,决定起诉特朗普。
首先,他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所仰仗、依赖的《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不是这么用的,这本身属于滥用行为,在美国是“违法的”。
更具体一点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该法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被美国明确的“敌对国家”,以及用于制裁被美国“认定”的恐怖主义“组织”、“团体”。
但绝不是以“鸡毛当令箭”,直接号令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得向美国乖乖“称臣、上税,奉上孝敬费”。更不是以此作为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开打“关税、贸易战”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加州总检察长邦塔也站了出来,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这件事非同小可,必须重视对待。”
原因很简单,特朗普的做法,违反了美国“三权分立原则”!
这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了,必须予以重视。
他具体解释称,“若‘贸易逆差’都可以启用‘紧急状态’,将意味着总统的权力被无限扩大,这将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立国之本造成了严重的挑战。”
同时,加州州长纽森还打出“感情牌”。
他强调,特朗普的“非法关税”不仅导致加州经济陷入混乱,像是物价高涨、加州农产品出口受阻、各种出口岌岌可危,就业形势遭到严重威胁等等,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加州民众的生活。
为此,他还给出一些具体数据。
像是“关税”冲击直接将加州供应链成本,推高了12%至15%,而这一切仅仅是开始。
加州农产品出口近乎瞬间“暴跌”25%,未来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而加州引以为傲的半导体订单更是遭遇“批量流单”。若持续下去,再难保住市场份额。
于是,纽森喊出:“我是在代表加州人发声!”
但是,纽森此举,实则也有“私心”。
他不是不知道起诉特朗普“胜算”并不高。他偏偏还要这么做,并且做得极为高调。
原来,他要参加2028年美国总统选举!
如此,他在“树大旗,立人设”,摆出一副“舍得一身剐,敢把特朗普拉下马”。
看懂这一切,也就明白“对特朗普的起诉”成不成功不重要!
接下来特朗普会不会因此陷入“围攻”,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加州州长纽森“出名了”!
如今,全美国人都知道,纽森会起诉特朗普,会还美国一片没有“税云笼罩”的朗朗晴天。
对此,特朗普其实也有点“懵”。
原本,在4月16日,白宫新闻处还大放厥词地放狠话,警告中方“见好就收”,不要不识抬举,不然美国或将考虑将对华商品关税继续上调至245%。
结果,“啪啪啪”打脸来得异常快!
先是白宫自己否认针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245%的关税,而后含糊其辞的强调,只会对某些商品征收超过目前145%的关税,至于针对哪些商品,以及征收超出多少的关税,却避重就轻、只字不提。
很显然,美国自己也知道,即便把关税加到245%又如何?最后,若中方不搭理,他们自己也不过自取其辱。
随后,特朗普也站出来“安抚”美国上下“不安且忐忑的心”。
4月18日,特朗普先是表示,“别担心,他相信很快就可以与中方达成贸易协定”,也就是彻底解决双方的贸易争端。
随后,在被追问“很快,到底是多快,需要等待多久”之后,特朗普犹豫片刻,告诉记者,他认为在未来3到4周,美国会与中国签署贸易协定。
不止如此,特朗普还在18日当天,说了这么一句话。
他说,他不想再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潜台词就是:“老中,你好歹给我个台阶下啊,这样晾着我,算怎么回事?”
很显然,此时此刻的特朗普内心也开始动摇了。
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加州州长已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公开反对他的关税政策。
接下来,哪怕为了“露脸儿”、刷威望,迎合所谓的“政治正确性”,民主党各方“大佬”必然“你方唱罢我登场,齐力将特朗普‘尬糗场’。”
这就是美国政坛文化,只是加州纽森更有魄力,在民主党内“先人一步”。
反观特朗普,他若不能尽快处理,接下来民主党、美联储都会“扑上来”与他拉扯一番。为什么?
因为2026年,也就是明年,美国中期选举要开始了!
所以,民主党已经开始“酝酿战略,憋大招了”。
美联储那边,更是将特朗普视作“挑衅者”。毕竟敢从美联储手中“分权”,双方实则同样“不死不休”。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实则也将这些水面下的“矛盾”,给搅动起来了。
另一方面,特朗普发现“事情与他想的不一样”,就好比中低端芯片,美国竟然被中国给“卡脖子了”,这完全刷新了他对“产业链战争结局”的认知。
在4月11日时,特朗普借着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之手,对外发布了一份通告,表示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无论是手机、还是硬盘、笔记本、半导体芯片等,允许豁免125%关税,最终只征收20%关税。
要知道,这部分商品涉及总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特朗普为何突然对这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放水了”?
核心原因就一个,特朗普通过苹果等公司明白,来自中国的中低端芯片已经可以“卡住”美国电子产品的“脖子”。
就像iPhone 16 Pro Max,因为特朗普的关税冲击,在美国市场上的售价直接1599美元,一跃涨价到2300美元,而且“涨势”未止。
更令特朗普感到“不安”的,是伴随着中国在28纳米芯片领域技术的成熟,目前已经拿下全球28纳米芯片35%的市场份额。
再过2年,也就是2027年,这个份额占比还将再提升4%。
由此可见,不是特朗普想打退堂鼓,而是中国对产业链的把控能力,早已超越了美国的预判。
如今,摆在特朗普面前的路只有一条。
如何做,才能“体面的和解”!
中方的反应着实“有点意思”。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隔空敦促美国,“放弃极限施压错误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潜台词就是,“想和谈,那就把极限施压那一套‘神通’收了吧,吓唬谁呢?若不收了‘神通’,只能说明你们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
再直白一点讲,“中方不着急,可以慢慢等,慢慢耗,真正着急的是你特朗普。”
不止如此,4月17日,据新华社报道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会见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时直言,中国市场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始终是外资企业投资和贸易的沃土,欢迎美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
意思是“关税”虽然把你们美国公司挡在了外边,但你们可以进来投资、建厂,这不就绕开“关税”了吗?
换句话说,“到底是制造业回流美国,还是制造业因为你特朗普的关税,最终回流中国”,现在就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这一刻,特朗普或许已经意识到了,“关税霸凌”这一脚,美国踢在了“铁板”上。
参考信源:
光明网2025-04-17——《加州起诉特朗普政府》
和讯网2025-04-16——《白宮:对中国关税增至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