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国庆假期里,我的一个朋友忙不迭地飞往香港,期待着吃遍美食、游遍美景,结果,回来后她一脸愁苦,嘴里更是搭着“这还是我印象中的那个香港吗?”让我想起了很多年以前,香港带给我们的那种美好回忆,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港片,听过的港歌,那些明星的笑容至今还在闪烁,可如今的香港,似乎总与一些负面新闻搭上了边,她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个城市的形象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起来
,早些年,香港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啊,无论是《大话西游》里的周星驰,还是《倩女幽魂》里的张国荣,哪一部电影没有在那段时间风靡一时?大街小巷,人人都在讨论哪位明星又出了新电影,或是谁在颁奖礼上获奖了,而如今,似乎一打开新闻,往往看到的都是香港媒体对内地游客的负面报道,感觉有些不太对劲每天都有很多媒体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国庆期间内地游客涌入香港的现象,甚至用一些极端的言辞,这种情况下,香港媒体的表现就令人失望了,听说,某些报道将内地游客形容为“素质低下”、“不文明”等,真是让我这个看客都忍不住想摇头,曾几何时,香港的叫卖声如同动听音乐,街边的小摊更是引人入胜,如今却总在强调这些游客的负面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家都知道
,媒体在塑造公众认知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时候,一篇报道可能仅仅是几个字,或者一句话,却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看法,可惜,今时的香港媒体似乎多了一份对内地游客的不满,而不是那种善意的理解,我们都明白社会中难免有不同观点,但如果一味地放大负面情绪,那么结果可能不仅是让游客心寒,还会让香港的形象大打折扣换个角度想
,香港这个“东瀛明珠”在历史上曾经承载着无数内地游客的美好记忆,两地之间的情感曾是那么紧密,可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文化差异的增大,这种紧密感似乎在不断被稀释,回归之后的香港,无数的变化让人既忧心又思考,在过去,去香港不光是为了购物、美食,也是为了体验那份独特的文化,品味那份流淌在街头巷尾的记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媒体或许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夹带了一些不必要的偏见,就拿前阵子网络上流传的那篇来说,系列假设数据、所谓的例证,实在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言辞激烈,传播负能量,却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人感到沮丧,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呼喊:“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香港的媒体是不是应该重振声誉了?”想想,其实在国庆期间,内地游客难免会在异地遇上一些小摩擦,这是常事,没有任何地方是完美的,某些内地游客在某些地方的表现可能也不尽如人意,但我们能否用更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些?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同样生活在这个大时代的人,各地的文化就像万花筒一样,五彩斑斓,却也包含很多差异,一种包容和理解的心态,才能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而不是如一些评论所言,互相划清界限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