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朱德汇报贺晋年评为大校军衔,毛主席:他最少也是少将

文逸看社会 2023-04-13 00:18:07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开国少将,他曾经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等众多荣誉。

然而在1955年,拟定军衔时,他却只得到了大校军衔。贺龙、彭德怀、朱德在得知后,都认为军衔低了。就连毛泽东都表示:“他最少也应该是少将。”

那么这位让众多元老人物抱不平的英雄究竟是谁呢?又是为何在授予军衔时,对他的军衔争议如此之大?

开国少将贺晋年

贺晋年,出生于陕西安定。1928 年时,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贺晋年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在陕北红军中极具代表性,是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

自贺晋年投入革命开始,就一直在陕北红军中任职,还曾担任陕北红军27军的军长。

贺晋年还前后参加过东北夏季攻势、冬季攻势和著名的辽沈、平津等战役。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曾任职参谋长、司令员等多重要务,为祖国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贺晋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贡献,最早可以追随到土地革命时期。因为他的无私奉献,1955年,在众人的推举下,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贺晋年在刚开始革命的时候,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主要做一些兵运工作。后来因为表现突出,他很快就被组织赋予了重任。

1932年,贺晋年等人成立了一支游击队,并且率领部队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该队伍主要在陕北与甘肃交界地带活动,开辟和巩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当时共产党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贺晋年等人的活动进行的也非常困难。1934年,在贺晋年刚上任参谋长时,就遭到了敌人的围剿。

贺晋年凭借自身的智谋,成功化解了第一次围剿危机。可是没过多久,国民党反动派又集结四个师19个团,共计4万余人,对贺晋年所在的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围剿”。

当时敌军为了维护清涧到瓦窑堡一线的交通,占领军事要地杨家园子,对共产党组织了一场强攻。

杨家园子两侧都是深沟,地势易守难攻。贺晋年等人得知国民党军队正有一个连的兵力向我军进攻,于是决定将计就计,向敌人发起反攻。

贺晋年让主力部队提前埋伏在两侧,从远处赶来的国民党军队没想到游击队早已做好了准备,被打的节节败退。

此时贺晋年当机立断,下令继续追击。最后红军游击队相继取得白家原、娘娘庙台、马家坪战斗。

贺晋年、刘志丹等人带领部队,三天内共消灭敌军两个整营和一个整连,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第一个胜仗,鼓舞了红军和根据地的士气。

在这次战争中,红军游击队不仅歼灭了千名敌军,还缴获了一大批的物质和武器。这直接让贺晋年所带领的部队战斗力大大提升,成为了西北地区装备最精良的红军游击队。

在抗日战争中,他担任司令员,所带领的队伍在战争中表现突出,毛泽东评价他“艰苦奋斗,不屈不挠。”

1939年,贺晋年兼任三边军分区司令员。一次突遇紧急情况,贺晋年需要连夜赶往延安找,毛泽东汇报消息。

而路上刚好碰上大暴雨。贺晋年的警卫来到附近老百姓的家中,想要暂住在此,却遭到了老百姓的抱怨。

贺晋年对此感到十分委屈和不解。于是他来到延安时,向毛泽东述说了这一事件。

而毛泽东听后没有赞同他,反倒对他说道:

“你这个贺司令,挨老百姓骂是好事啊!一个普通老百姓敢骂你这个大官,说明他把你们看成自己的队伍了。国民党军队的官,老百姓敢当面骂吗?”

毛泽东这番话一直影响着贺晋年。在贺晋年晚年回忆录中,浓墨重彩的描绘了这一事迹,称这段话让自己更好的理解了“为人民服务”。

“东北剿匪”大功臣

抗日战争胜利后,贺晋年也并未能就此闲下来。那时东北地区土匪风气盛行,其中合江土匪最为猖狂。合江土匪中,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这4支顽匪势力最大,号称“四大旗杆”。

这四支土匪背后依靠国民党势力,又与国外反动派有所勾结,人数众多,武器装备精良,十分难对付。

1946年8月,贺晋年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合江军区司令员。在贺晋年刚刚上任之后,就下达了要消灭这批顽匪的命令。

而当合江匪帮知道此事时后,当即就给贺晋年来了一个“下马威”。他们集结队伍,在合江地区烧杀抢掠,严重扰乱了当地的治安环境。

面对嚣张至极的匪帮,贺晋年当即带领部队开展了“剿匪行动”。

因为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在贺晋年的不懈努力之下,盘踞在东北地区的匪帮很快就被打的连连败退,四处逃窜。

但其背后的国民党势力,却依旧在作祟,没过多久,当地的土匪又在国民党的支持下卷土重来。

作为“四大匪旗”之首,谢文东本是国民党军队里的陆军中将,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劳的。

但在1939年3月,投降日军之后,谢文东就被日本天皇所收买,成为日本在中国的反动势力。

因为在东北活动多年,这些土匪都十分狡猾且消息灵通。共产党一组织行动,他们就能接到风声。

为了防止匪帮之间互相通风报信,贺晋年决定采用“包围狙击”的战术。他先是派人在匪帮驻扎地盯守,然后在牡丹江各渡口设下重兵,封死敌人的退路,防止土匪们逃跑。

有了外围重重包围的保障,贺晋年再派兵往里攻进,敌人被围追堵截,很快没了反抗的能力。

在剿匪期间,贺晋年经常跟士兵们一起风餐露宿。因为要深入山林,而且一去就是很多天,粮食供给根本不够,贺晋年所带领的部队只有在附近挖野菜充饥。

不过战士们的坚持显然是有明显成效的。随着贺晋年一步步往里进攻,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敌人扎根的中心位置,并且捣毁了他们的粮食仓库。

没有了活命的口粮,很多土匪只能选择投降。很快,谢文东身边的人就没剩几个了。但是此时任凭贺晋年部队如何搜索,也没能找出谢文东藏匿的地点。

贺晋年猜测谢文东肯定早已撤出这片山林。但是他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这个刺头。因为他知道谢文东肯定不会甘心就此收手,肯定就潜伏在附近等待军队撤退。

一番分析下来,贺晋年决定派人蹲守在牡丹江口,并做出撤退的假象,引谢文东现身。

不出所料,躲藏在附近的谢文东在打听到军队撤退之后,立马就冒出了头。而贺晋年抓住这个时机,成功将谢文东生擒。

除掉了一个匪头,对于其他“三大匪旗”的震慑力不言而喻,而这样大的声势也让匪帮变得更加谨慎,更加难以剿灭。

但是土匪们也没办法一直躲藏。因为山上物质匮乏,消息闭塞,他们必须定时派人下山观察情况,补给物质。

1946年11月下旬的一天,贺晋年在三道通剿匪指挥部审讯俘虏时,发现了张雨新下山来打探消息的副官。

在贺晋年的审问之下,此人也很快屈服,将张雨新藏身的地点说了出来。而贺晋年顺着这条线索,很快就将张雨新抓获。

张雨新,同样也是日本人的眼线。为了掩盖张雨新的特务活动,日本人还专门给他开了一间酒馆,让他打着做生意的名号,专门收集抗联部队情报和捉拿抗联战士。

更可恶的是,在一天晚上,张雨新夜袭我党驻地,造成了我方人员惨烈的伤亡。

所以当贺晋年得知张雨新的动向之后,立即就带领部队前往攻打。混战中,张雨新带着副官逃往通沟一带的深山密林。张雨新在逃到深山里后,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并不知道谢文东等人已被抓获。

而正是他贪生怕死的性格,选择了自以为能够信任的副官下山打探消息,让他最终得到制裁。

匪头接二连三被捕,这让内部本就不甚团结的匪帮很快出现了分歧。许多人选择了投降归顺,剩下的残余势力也很快被一网打尽。

在贺晋年晚年时书写的《深山剿匪记》中,曾记载他刚到东北时,当地匪帮的猖狂,还有东北局领导对他抱有莫大的期待。

而贺晋年也做到了不负众望,将匪帮一网打尽,为当地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武双全之才

贺晋年是我国开国将军中,为数不多参军之前就受过高等教育的。贺晋年幼时从瓦窑堡高小毕业后,顺利考入绥德第四师范学校。

贺晋年从小家庭富裕,自己饱读诗书。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他本应该在毕业之后进入学校,教书育人,顺风顺水的过完平稳的一生。

但是在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下,他放弃了原本舒适安定的生活和工作,一心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

1957年他担任装甲兵副司令员时,参与主持了我国国防武器的研发。我国第一代主战坦克装甲车辆的诞生离不开贺晋年将军的贡献。

1980年从岗位上退下后,贺晋年便开始醉心于拜师学画,尤其钟爱画竹叶。

以前的老战友前来探访,都叹为观止。因为贺晋年家中堆放的都是毛笔、宣纸,和数不尽的竹画。

贺晋年最出名的画作就是他的《将军竹》,竹节分明,竹叶疏密相宜。上面还有贺老将军的题词:

“井岗翠竹瑞金风,雪山草地旗映红。长征本是播种枫,扎根陕北九州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外画展都展出了许多贺晋年将军的画作,吸引了许多观众前往观赏。

贺晋年老将军将自己的戎马一生都融入了刚劲不屈的松竹中,这是他对自己严格的要求,也是外界对他一生功绩的至高评价。

0 阅读:176

文逸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