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攻入苏贾市中心,敢死队立大功,地下爬12公里杀向乌军

零点商业呀 2025-03-10 22:12:44

一、隐秘突袭:敢死队穿越地下管道,乌军防线形同虚设

2025年3月9日凌晨,俄军“红星特别行动群”联合车臣“高加索之狼”特种部队、第11空中突击师等精锐力量,发起代号“地核行动”的突袭。敢死队通过直径1.4米的乌连戈伊-波马里-乌日霍罗德输气管道,在地下爬行12公里,成功渗透至乌克兰苏贾市核心商业区。行动全程使用闭式循环供氧系统与惯性导航装置,实现零电子信号暴露,彻底绕开乌军地面防御体系。

此次行动依托**“地盾-2025”地下探测系统**,提前完成目标区域三维建模,精准规避3处乌军诡雷区。突击队员配备模块化作战单元,在管道内保持战术队列,最终突入市中心地标建筑群,建立全向防御阵地。这一战术已在阿夫杰耶夫卡、捷尔任斯克等战役中验证,但此次规模与难度创下新高。

二、战术革命:地下空间作战进入智能时代

俄军此次突袭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一场技术革命:

地下导航突破:惯性导航+数字建模技术替代传统GPS,避免信号干扰,精准定位目标;隐蔽投送能力:直径1.4米的输气管道成为“地下高速公路”,乌军因天然气过境协议终止后管道真空,未能预判这一奇袭路径;战术协同升级:无人机群同步压制乌军通信,配合地面部队多点突破,形成“地下渗透+空中压制+地面强攻”的立体打击。

英国《泰晤士报》分析指出,俄军地下作战技术已领先北约同类部队至少5年,其工程保障能力颠覆了传统巷战逻辑。

三、战场连锁反应:乌军万人集团陷入“钢铁包围圈”

敢死队突袭仅是俄军总攻序幕。截至3月9日,俄军已完成对苏贾市的全向封锁:

北部:第22摩托化步兵团占领维克托罗夫卡、尼古拉耶夫卡,切断H-07高速公路;南部:第810步兵旅逼近库里洛夫卡,炸毁普舍尔河关键桥梁;东部:第155海军步兵旅猛攻尼科利斯基,压缩乌军活动空间。

乌军约1.5万名士兵被困在不足3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后勤线被俄军火炮覆盖,突围部队因卫星信号干扰误入雷区,损失惨重。仅3月9日单日,乌军便损失500人、被俘100人,瑞典CV90坦克等重型装备遭遗弃。

四、溃败根源:美国断供情报,乌军成“睁眼瞎”

乌军崩盘背后,美国的情报断供成致命一击:

卫星图像切断:特朗普政府禁止Maxar等公司向乌提供俄军动向数据,导致乌军对地下渗透毫无预警;通信系统瘫痪:俄军“极光-EW”电子战系统压制半径200公里内所有设备,乌军“猎隼”指挥系统失效,部队陷入各自为战;导弹预警失灵:乌军无法预判俄军空袭,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多地能源设施遭精准打击。

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坦言:“情报中断相当于全面停电,我们成了战场上的瞎子”。

五、地缘变局:俄军“收官之战”震动北约

随着苏贾战役接近尾声,俄军战略意图愈发清晰:

建立安全区:控制库尔斯克-苏梅边境,防止乌军再次跨境突袭;摧毁精锐力量:乌军第95空中突击旅、第8特种兵团等王牌部队遭重创,短期内难以恢复战力;震慑西方:俄少将阿劳季诺夫高调宣布“为女性送上特殊礼物”,暗示将以全面胜利呼应国际妇女节,提升国内士气。

北约军事专家警告,若俄军顺势启动“火山行动”,库尔斯克地区1.2万乌军或遭全歼,乌克兰将彻底失去谈判筹码。

结语:从地下奇袭到立体合围,现代战争规则已被改写俄军敢死队的12公里地下渗透,不仅是一次战术胜利,更宣告了“非对称作战”时代的来临。当无人机、电子战与地下工程结合,传统防线已无法抵御降维打击。对于乌克兰而言,苏贾的陷落或许只是开始——若西方援助力度持续衰减,泽连斯基口中的“谈判筹码”,恐将沦为俄军战报中的又一串数字。

互动话题:你认为乌军还有机会逆转库尔斯克战局吗?地下作战会否成为未来城市战的标配?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0 阅读:121

零点商业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