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3.15,都是一场全民围观的"打假狂欢"。蜜雪冰城、茶百道、黄焖鸡接连翻车,网络上却挤满了喊冤的餐饮老板:"为啥一家门店的问题,却让我们跟着背锅?

先是杨铭宇黄焖鸡,后是茶百道、喜茶、沪上阿姨、蜜雪冰城、许府牛,还有海底捞,难道这些品牌真的是有问题吗?就算是真的有问题,难道不是违规的店铺有问题吗?店铺有问题你就处理店铺,老板有问题就处理老板,店员有问题就处理店员,为什么要连带其他所有的这种品牌的门店呢?而且往往爆出来的都是那种大品牌,是因为大品牌更容易有流量吗?明明有些事早就发生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等到315再曝光?

其实只要对于行业稍微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大一点的品牌对于食安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茶饮,实际的标准往往是远高于行业的标准。那些无良媒体为了流量,往往都会采用夸张的标题。

就像杨铭宇黄焖鸡,因为个别门店问题,造成全国这个品类都受到了波及,好多家的营业额下滑了60%-70%,那些兢兢业业,卫生达标的门店,靠一个小店养家糊口的老板,他们怎么办呢。一家门店的背后往往就是一个家庭,他们有可能是拿出毕生的这种积蓄才开出了一家店,每天早出晚归,而他们就成为无良媒体博流量的牺牲品。
面对信任危机,所有餐饮人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自我救赎:
明厨亮灶+突击检查:在店门口挂出"后厨禁地,欢迎突袭"的霸气海报,把监控屏幕怼到顾客眼前;检测报告上墙:把质检报告裱进相框挂在收银台,健康证做成灯箱照亮半条街;后厨直播:每天饭点直播后厨,镜头对准生产日期和炖锅,让网友亲眼见证"干净的后厨和烟火气"。这波操作看似笨拙,却暗合餐饮业最朴素的真理——经得起镜头的良心,才配得上滚烫的生意。

315不该是媒体的"猎巫盛宴",消费者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判官。与其让整个行业为个别黑店陪葬,不如给良心商家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你常去的餐饮店开始"透明化"了吗?评论区晒出你见过的良心操作,为坚守底线的餐饮人点亮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