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杭州萧山临浦通二村是美人西施的故里,有很多关于她的传说故事,这里名人贤达众多。
我背上行囊奔赴这片诗意之地,开启一场别样乡村之旅。

刚到通二村,村口那棵古老樟树瞬间抓住我的目光。它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守望村庄,见证岁月变迁。粗壮枝干向四周伸展,繁茂枝叶遮天蔽日,投下一片清凉绿荫。树下,几位老人悠闲坐着聊天,亲切乡音瞬间拉近我和村庄的距离。
沿着蜿蜒村道前行,一幅绝美田园风光图在眼前徐徐铺展。道路两旁是大片农田,绿油油的水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绿色海洋泛起层层涟漪。田边,不知名野花肆意绽放,红的、黄的、紫的 ,五彩斑斓,散发淡淡芬芳。偶尔有几只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为宁静田园增添几分灵动气息。

路过一处池塘,荷叶层层叠叠,荷花亭亭玉立。有的花瓣完全展开,露出嫩黄色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池塘边,一群鸭子欢快嬉戏,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嘎嘎叫声此起彼伏,满是生机活力。此情此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瞬间在我脑海浮现。
走着走着,便来到了西施娘娘庙。这座庙宇在村子里十分显眼,白墙黑瓦,飞檐斗拱,透着古朴的气息。步入其中,香烟袅袅,一尊西施娘娘的塑像端庄地立在殿堂中央,她面容秀丽,眼神温柔,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相传,西施曾途径此地,她的美丽与善良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纪念她,村民们便修建了这座西施娘娘庙。每逢节日,村民们都会来到这里,虔诚地祈福许愿,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庙中的壁画精美绝伦,生动地描绘了西施的生平故事,从她在苎萝村的生活,到被选入吴宫,每一个场景都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古代画师的高超技艺。


继续在村里探索,我了解到这里还走出过不少贤士达人。就像晚清著名学者蔡东藩,他就出生在临浦附近。蔡东藩以一人之力撰写了《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从秦始皇到民国九年,洋洋洒洒 700 余万字,用通俗的笔法讲述历史兴衰,影响深远。他治学严谨,在乱世中坚守着文化的传承,这种精神让后人敬仰。还有任伯年,这位清末著名画家,虽然主要活动不在临浦,但与临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绘画技艺精湛,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精,革新了传统文人画,为中国绘画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艺术成就激励着无数后来的艺术爱好者。这些贤士达人,他们从这片土地汲取养分,又以各自的才华反哺这片土地,让临浦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

随后,我来到村里的文化礼堂。这里是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也是村庄历史文化展示窗口。走进礼堂,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静静诉说着通二村的往昔岁月。从艰苦农耕生活到如今的幸福小康,通二村的发展历程让我深受触动。在这里,我还遇到几位当地村民,他们热情地介绍村里习俗和故事,让我对这个村庄有了更深入了解。
在通二村,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工作的压力烦恼,有的只是宁静与祥和。漫步在村庄里,感受清新空气,欣赏美丽田园风光,我的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滋养。

夕阳西下,我带着满满的不舍离开了通二村。这次乡村之旅,让我领略到别样的风景,也让我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的热爱。
我期待着下一次与通二村的重逢,再次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