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毛岸青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便将妻子邵华和儿子毛新宇叫到床旁,叮嘱道:“等我死后,不要把我葬在韶山,把我送到妈妈身边,我想陪伴妈妈……”
听到丈夫的话,邵华泪流满面,她知道毛岸青这是又想妈妈了……
杨开慧壮烈牺牲,毛岸青备受打击
毛岸青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二儿子,他刚满月,毛主席就奉命去上海参加会议。在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忙着革命,杨开慧则忙着照顾孩子们,两人聚少离多,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
1927年8月7日,毛主席在汉口秘密参加了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结束后,他先是将妻子和孩子们送到长沙板仓,然后便动身去安源部署秋收起义。临走前,毛主席抱着孩子对杨开慧说:“你们好好在板仓躲着,轻易不要出来,我忙完就会回来看你们。”
杨开慧点点头,说:“家里你就不要操心了,专心干革命,我和孩子们等你回家。”毛主席和杨开慧都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分别,谁曾想竟是永别。
在板仓生活期间,杨开慧除了照顾孩子们,也没有忘记坚持地下斗争。1930年秋,工农红军从长沙撤离后,长沙反动当局开始疯狂逮捕共产党员,杨开慧也成为他们的目标。
湖南军阀何健得知杨开慧是毛主席的妻子,见一直抓不到毛主席,便想通过杨开慧获得毛主席的下落或者我党的情况。10月的一天,杨开慧不幸被捕,一同被捕的还有毛岸英和保姆陈玉英。
在狱中,杨开慧什么也不肯说,就算何健许诺只要她登报宣布和毛主席离婚,就放了她和她的家人,杨开慧也不肯。气急败坏之下,何健将杨开慧杀害于浏阳门外的识字岭,牺牲时年仅29岁。
据悉,杨开慧最初没有死,后来被刽子手发现又补了两枪……不久后,杨开慧的遗体被送回去,杨母向振熙看后昏了过去,毛岸青小跑到母亲遗体旁,大声呼喊:“妈妈,妈妈,你睁开眼看看我啊,你快起来抱抱我啊。”但不管毛岸青如何呼喊,杨开慧都无法回应他……
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毛泽民连忙给向振熙写去一封信,请她好好照顾孩子,然后找合适的机会将孩子们送到上海。向振熙知道长沙不是久留之地,最终决定和儿媳李崇德装扮成走亲戚的样子,带着毛岸青兄弟三人乘车赶往武汉,然后再换乘轮船去上海。
在上海,毛岸青三兄弟被送到大同幼稚园生活。1931年冬,有一名保育员突然失踪,再加上顾顺章背叛党组织,我党在上海的情况越来越危险。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大同幼稚园被解散,孩子们被转移,有亲戚的投奔亲戚,没有亲戚的另外安排。
期间,毛岸青和毛岸英则被有“红色牧师”之称的董健吾带回家抚养(毛岸龙因病夭折)。起初毛岸青兄弟俩的生活还算过得下去,但随着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经费中断,负责抚养毛岸青兄弟俩的董健吾的前妻心里有怨气,对他们非打即骂。
无奈,毛岸英只能带着弟弟离开,每天都吃不饱穿不暖。更不幸的是,毛岸青在流浪期间被外国巡捕殴打,导致脑部受伤。当时没钱去医院看病,因此留下后遗症,影响了他的一生……
回国后坚持参加土改
1936年初,毛岸青兄弟俩才被党组织找到,后来在张学良的帮助下去苏联读书和生活。1938年,有人从苏联回来,给毛主席送来毛岸英和毛岸青的照片,毛主席喜出望外,当即写下一封信:
“亲爱的岸英、岸青,我非常想念你们,得知你们在苏联一切都好,我很放心。希望你们在苏联也能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我在国内一切都好,以后有机会再给你们写信,同样盼望你们的来信。”
1946年1月毛岸英回国,得知这一消息,毛主席不顾病体坚持来延安机场接他。1947年毛岸青回国,后来在李富春和蔡畅的介绍下加入共产党。由于毛岸青一直在苏联生活,所以李富春先送他去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然后再让他留在东北局当翻译。
这天,蔡畅来到毛岸青居住的地方,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闲聊期间,毛岸青从蔡畅口中得知黑龙江省委要在克山县搞一个土地改革试点,他认为这是锻炼的好机会,便说:“蔡阿姨,我也想去,可以锻炼一下自己。”
蔡畅担心毛岸青吃不了那里的苦,便说:“岸青,那里很苦的,要不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毛岸青摇摇头,说:“我已经决定了,不管多苦多累我都不怕!”就这样,在毛岸青的坚持下他来到克山县参加土改。
1947年10月,毛岸青乘坐火车来到克山,正当他准备投身于基层土改劳动中,却发现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他连忙找县委书记了解情况:“书记您好,怎么名单上没有我的名字?”
县委书记解释说:“你是南方人,再加上刚从苏联回来,我们这里的冷你是承受不住的,要不你还是留在办公室吧。”
毛岸青坚决拒绝:“我是来锻炼学习的,不是来享福的,其他同志都能坚持,我为什么不能?我就要去生活最艰难的地方,只有在那里才能学到更多!”县委书记见毛岸青坚持,无奈只能同意。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毛岸青化名“杨永寿”,除了黑龙江的省委书记外,其他人都不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儿子,只知道他是烈士后代。
在克山土改这几个月,毛岸青不仅了解了解放区农村的情况,还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毛岸青临终前叮嘱儿子:把我送到妈妈身边去
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宣部担任俄文翻译。尽管他在工作上一帆风顺,但在感情方面却不是很顺利,连毛主席都有些发愁:
“岸青,你找对象不要和人家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就说自己是中宣部的翻译。而且找对象要求不能太高,最好找一个工人或者农民出身的,差距不要太大。”
1950年11月,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得知这一噩耗,毛岸青备受打击,再加上没人和自己谈心,旧疾复发了,后来被送到苏联治疗。
1957年春,毛主席同意毛岸青回国,但碍于他的病还没有好,便决定让他去青岛休养一段时间。几个月后,毛主席去青岛视察工作,还专门看望毛岸青,询问他最近的身体状况。
闲聊一番后,毛岸青对毛主席说:
“爸爸,我前段时间梦到妈妈了,她笑着和我说:‘孩子,我不能再给你爸爸抄文章了,你要好好练字啊!’我已经几十年没有梦到妈妈了……”
听了毛岸青的话,毛主席沉默了许久,随后递给儿子一张纸说:“这是我前段时间写的一首词,你看看。”上面写的正是《蝶恋花·答李淑一》,借诗词怀念发妻杨开慧。
后来在毛主席的关心下,毛岸青和嫂子刘思齐的妹妹邵华结婚,也算亲上加亲。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这对毛岸青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最疼爱自己的兄长和父亲接连去世,这也令他的病情再次复发,导致其无法参加毛主席的葬礼。
1990年是杨开慧牺牲60周年,毛岸青专门带着妻子和孩子回长沙板仓为母亲扫墓。看着母亲的墓碑,毛岸青忍不住流泪,怀念起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日子。
2007年,毛岸青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将妻子和儿子叫到床旁,叮嘱道:“等我去世后,不要把我葬在韶山,就葬在妈妈身边吧,我想陪着妈妈。”
同年3月23日,毛岸青因病去世,享年84岁。2008年12月21日,他的骨灰被安放在杨开慧烈士陵园的一侧,完成了他临终前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