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居游记(四十)西双版纳中科院植物园游记

勤动饭桶 2025-04-04 04:21:00

2024年12月24日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中科院植物园,我们选择走路进入园参观。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前身为1959年蔡希陶教授领导创建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1996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隶属于中国科学院。

一、位置地貌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景洪市勐腊县勐仑镇,处于澜沧江(湄公河)支流罗梭江所环绕的葫芦形半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地处古南大陆印缅板块与古北大北大陆欧亚板块的缝线地带,横断山纵谷区南端的澜沧江大断裂带两侧。区内海拔550至610米,主要地貌类型为高原山地和相间分布的山间盆地,有典型的热带雨林植被发育和丰富的热带植物区系分布。

二、园区布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区面积约11.25平方千米,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分为西区与东区两个部分,其中建有38个专类植物园和科研中心。西区是主要游玩区,区内有包括包括百花园、国树国花园、名人名树园、奇花异卉园、棕榈园、水生植物园在内的二十余个专类植物园区,还有一个热气球体验区。东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景区和绿石林景区,其中热带雨林景区为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始热带雨林区,包括姜园在内的7个专类园。

三、主要景点

1、百花园

百花园展示热带花卉植物645种。百花园植物布景主要采用孤植、纯林大片种植、同类多品种集中收集、专科专属保存、攀缘及水生花卉植物多种方式展示。并力求与地形水域巧妙结合,形成不同的赏景空间,创造“天女散花”“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和“花开花落”等景观效果。

2、国树国花园

国树和国花是被选为一个国家象征的树木和花卉。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国树或国花,但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不同,被选作国树或国花的植物也不同,象征的意义也各有不同。国树国花园分为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欧洲六个区域。整个园区收集和展示了来自80个国家的58种适宜本地生长的国树和国花。例如,缅甸的国花是龙船花,老挝的国花是鸡蛋花,利比亚的国花是石榴花,马达加斯加的国花是凤凰木,比利时的国花是杜鹃等等。

3、棕榈园

棕榈园保存了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的琼棕、矮琼棕、董棕、龙棕,以及中国特有种二列瓦理棕。此外,还收集保存了原产于马来半岛至爪哇一带的棕榈水果蛇皮果和棕榈四大经济植物之一的桃棕。园区还引进了具有经济开发前景的蓝灰省藤和瘦枝省藤等品种。此外,园区还收集了属于省藤属、黄藤属和钩叶藤属的35种棕榈藤类植物,其中包括云南省藤、多穗白藤、小省藤和滇南省藤等优质藤类。

4、绿石林

绿石林地形地貌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山地,区内生长着1000多种高等植物,同时也是上百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区内独特的地貌景观是由各种形态各异的象形奇石和茂密的雨林相结合而成的。这种树石交融的景观形成了罕见的“上有森林,下有石林”的奇观,因此得名为“绿石林”。绿石林是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的原始栖息地,如双角犀鸟、灰叶猴、峰猴、长臂猿等。此外,景区还拥有丰富的热带兰科植物资源,是开展珍稀濒危动植物回归和综合保护的示范基地。

5、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

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文物保存等功能于一体的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系统介绍热带雨林及其居住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博物馆。主要包括热带雨林厅和民族森林文化厅两个展厅。该馆馆藏展品超过1000件,包括各种民族风俗图片超过1000张。该博物馆特别值得好好游览的。

三、游园体会

1、园区大、景色美

游赏西双版纳中科院植物园,方能深切体会到其规模之宏大。园内景点多达三十余个,各类花草树木繁多,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倘若想要细细领略每一处景致,恐怕两天时间都远远不够。我便是去了两次,却也只是走马观花。

2、敬佩蔡希陶等科研人员

看到如此大的园区,内心对蔡希陶教授充满了无比的敬佩之情。遥想当年,那是一个何等艰苦的岁月,物资匮乏,条件恶劣。然而,蔡希陶教授却没有丝毫退缩,他怀揣着坚定的信念,用“十八把砍刀”,带领着科研人员投身于这片荒山野岭之中。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顶着炎炎烈日,冒着狂风骤雨,每日辛勤劳作,挥汗如雨。最终将这片原本荒无人烟、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成功开辟成了如今生机勃勃、物种丰富的热带植物园。

总之,游览西双版纳中科院植物园,不单带来视觉上的美妙景致,更能体悟到科研人员的艰辛不易。该园区乃是西双版纳独一无二的 5A 级景区,若您来到西双版纳,绝不可错过的景区非它莫属。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