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张作霖的二把手,却秘密送儿子当红军,后来儿子成为我军名将

言话古今 2024-09-12 11:32:02

张作相曾是与“东北王”张作霖并肩作战的枭雄,在东北军中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二号人物。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毅然秘密送儿子张廷枢加入红军。

张廷枢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崛起,成为八路军司令员之一,父子俩在中国抗战和解放事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作霖与张作相

20世纪初,张作霖与土匪金寿山曾发生过一次战斗,别看张作霖后来成为“东北王”,但在当时只是一个保险队队长。

在此次战斗中,他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优势,与金寿山的队伍交锋后损失惨重。

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张作霖暂时退避寻找机会东山再起,带着少数几个人前往八角台投奔当时实力较强的张景惠,这几个人中就包括张作相。

张景惠为人仗义,见张作霖英勇非凡,还把“一把手”的位置让给了他,而自己则甘居副手。张作霖再三推辞却推辞不掉,最后欣然接受,并将这个据点作为自己继续扩展势力的起点。

在这期间,张作相表现出色成为张作霖手下的重要干将,势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成为东北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后来还被清政府招安。

发展过程中,张作相始终随侍左右、忠心不二,不仅参与多次剿匪行动,还在张作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无限的支持,一步步成为张大帅最为倚重、最为信任的助手之一。

随着张作霖势力的不断壮大,张作相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奉军中的重要将领。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很显然张作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功高盖主的人疑心不断,但此种事情却不会发生在张作相身上。

首先张作相虽然身居高位,却并未被权力冲昏头脑,深知自己是因何而起,对兄弟张作霖始终保持着忠诚和尊重。

张作霖有好几次都想提拔他担任更高的职位,比如东北三省巡阅副使、黑龙江督军等,但都被后者婉言相拒。

张作相是张作霖的兄弟,却认为自己不应仗着与张作霖的兄弟情分索要官职,应以实际行动辅佐张作霖,这种谦逊和识大体的态度让张大帅倍感欣慰。

当然,张作霖无限信任张作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方对自己有救命之恩。

张作相的崛起

1881年,张作相出生在辽宁锦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农闲时四处奔波,当吹鼓手挣些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作相自幼便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与家中的兄弟姐妹一起分担家务,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农活。

尽管家境艰难,父母依然竭尽所能送他到村里私塾念书,期望儿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张作相是一个不错的孩子,若能一直学习下去,说不定会在那个年代出将入相。

然而,因为家中经济困难,只上了几年学便辍学在家。为补贴家用,张作相当过学徒、做过泥瓦匠,在农忙时节给地主家做短工,生活艰苦却也磨砺了他的意志,骨子里不屈不挠的韧劲。

20岁那年他的命运发生转折,他的本族兄弟与当地一位大财主的儿子发生争执,对方仗势欺人纠集一帮人将其打得遍体鳞伤。

年轻气盛的张作相为兄弟出头,愤而与大财主的儿子对峙,冲突中失手将其打死,为躲避官府的追捕不得不离开家乡,开始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离奇,不经历一段坎坷就看不到彩虹,逃亡至北镇桑林子时张作相遇到“东北王”张作霖。

不过,那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成为大军阀,只能说是小有名气,正在组建地方保险队壮大自己的势力。

张作相被张作霖的气度和义气所吸引,主动投奔其门下成为保险队中的一员,另一段人生拉开帷幕。

张作霖见他武艺高强胆识过人,尤其是两人名字中只差一个字,认为这是天意的安排便与他结拜为兄弟,彼此成为最信任的人。

加入张作霖的队伍后,张作相凭借其勇敢和忠诚,迅速在队伍中崭露头角。

有一次张作霖在与土匪交战,队伍被土匪重重包围形势危急,眼看就要全军覆没陷入险境,张作相临危不惧带领一小队人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过人的胆识,成功掩护张作霖突出重围,自己却身负重伤。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都不如救命之恩,从此之后张作相更加得张作霖信任,被视为左膀右臂肱股之臣,无论大事小情张作霖都会让他来参与讨论。

只可惜这个时候的张作霖只是小军阀,严格来说也算是“土匪”,实力并不大,直至取代张景惠的位置才慢慢发生逆袭。

坚持民族大义

张作霖在东北坐稳之前,张作相一直都冲在第一行列,直到张作霖的地位逐渐稳固,他才开始逐步退居幕后,从一线战场转向辅佐角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东北政务的管理上。

1924年,吉林督军孙烈臣因病去世,张作霖急需一名得力干将接替这一重要职位。吉林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个人必须信得过、有能力,张作相很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起初他依然拒绝,但在张作霖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接下这个重任,出任吉林督军并兼任吉林省长。不得不说,张作相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在管理民生发展上的确有两把刷子。

上任伊始吉林的经济状况极为糟糕,各类税赋沉重,百姓生活困苦。他到任后立即着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清除贪官污吏、整顿财政、减免苛捐杂税,使得吉林的经济逐渐恢复元气。

张作相任职期间,张作霖曾考虑在东北大面积种植鸦片以充实军饷,面对这样的决定他坚决反对,苦口婆心地劝说种植鸦片不仅会使百姓受害,还会严重损害东北的形象和未来的发展。

张作相执政时不仅着眼于眼前利益,更关注长远的社会影响,稳固吉林的政治局面,也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这种远见卓识使他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成为一位少有的明智之人。

时间来到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东北局势陷入混乱。作为张作霖的得力助手,张作相本有机会接替其位置,成为东北军的新领袖。

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力排众议支持张作霖之子张学良继任东北军统帅,这其中有对兄弟情义的坚守,也有一定的大局观和远见,还在后来甘心放下辈分全心全意辅佐张学良。

日本侵略步步紧逼,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拉拢张作相,他不为所动。张作相还极力劝说张学良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可见在民族大义面前丝毫不含糊。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一再威逼利诱,希望张作相能加入伪满洲国政府为其效力,张作相依旧严词拒绝。面对日军的压力,毅然辞去所有职务,返回老家隐居以示抗议。

我们都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候国民政府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攘外必先安内”,这样的态度让张作相深感失望。

他的儿子原本是国民党的军官,此事发生后秘密安排自己的儿子张廷枢脱离国民党军队,转而加入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抗日。

在父亲的安排下,张廷枢还率领一批东北军的爱国将领,秘密前往延安加入共产党,极大地增强了我党的势力。

张廷枢凭借过人的胆识和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抗日战场上崭露头角,带领部队多次与日军激战屡立战功,最终成长为八路军的将领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廷枢继续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参与解放战争中的多次关键战役,称得上是解放军中一名杰出将领。

张作相受到共产党政府的礼遇,在天津安度晚年,一直到1949年4月因病去世、享年68岁。不知是天妒英才,还是命中有此一劫,父亲去世后不久(同年7月)张廷枢也因病去世。

总的来说,张作相虽出身军阀,却在国家危难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民族气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拒绝蒋介石内战,还鼓励儿子坚定祖国统一的立场,让人敬佩不已。

0 阅读:174

言话古今

简介:世界故事集,每日一更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