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15岁当太子,逍遥10年死活不登基,被父亲打晕后强行抬上皇位

春引百花竟放 2025-01-14 11:35:35

【前言】

1127 年,金兵的铁蹄踏碎了北宋王朝,北宋自此灭亡,之后南渡建立的政权被称作南宋。当这最后两位北宋君王的一生。

【一、太子之位非所愿,父皇强令即位】

1126 年的冬天,金兵大肆进犯,北宋就此覆灭,家国沦亡。这一年,25 岁的赵桓,原本能够如同其他王公贵族家的子弟那般,和文人雅士们畅聊闲叙,自在逍遥地过活。但身为皇室后裔,这就注定了他必须肩负起沉重的历史使命。

赵桓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打小就过着富足的日子。他1岁就被封为皇太子,8岁晋封为王,15岁时被正式册立为太子,在朝廷中权势很大。可是呢,赵桓这人性格软弱,做事犹豫不决,还老是沉迷在歌舞和玩乐之中,压根不想去学怎么治理国家,为以后登基做准备。

对此,赵桓的老师欧阳修曾感慨不已:“太子聪慧且好学,只是性子柔弱,恐怕难以担当重大责任。”欧阳修断言,倘若赵桓登基,必定会致使国家陷入动荡之中。然而,他的这番忠心耿耿的劝谏,赵桓却丝毫没有在意。

赵桓的父亲赵佶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并不适合担当君主之位,但他还是执意要把皇位传给赵桓。赵佶这人天性喜爱文艺,早就对处理那些繁杂的朝政事务感到厌烦了。他就想着把皇位让给赵桓,然后自己躲在深宫里,一门心思地沉浸在书画、围棋和抚琴之中。

赵佶给赵桓安排的宫廷教师,全是些一门心思巴结赵桓的奸邪小人。他们瞅见赵桓沉溺于女色之中,那更是使劲迎合,好实现自己讨好谄媚的企图。就这样,赵桓的道德败坏了,对政事也不再上心了。

1127 年的冬天,金兵已然兵临城下,这可把赵佶吓得六神无主,赶忙传旨将帝位禅让给赵桓。当太监把赵佶的手诏递到赵桓跟前时,赵桓吓得差点丢了魂儿,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没啥当君主的本事,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为赵家去背负那灭亡的沉重担子。

得嘞,当时赵桓立马就推脱说:“儿臣愚笨没啥本事,没能力拯救国家,着实没法挑起这么重的担子。恳请父皇您再好好想想!”

赵佶那性子急得很,一听赵桓这话,气得抬脚就猛踹椅子。他扯着嗓子大喊道:“朕下的诏书,你竟敢不听?来人呐,把这个不中用的家伙打晕,然后给朕把他抬到皇位上去!”

一帮太监领命把赵桓给制住了,一通拳打脚踢,把赵桓打得昏了过去。然后他们就跟抬死猪似的,硬把赵桓抬到了太和殿,依着礼仪给他穿上龙袍,使劲儿把他按在龙椅上,就让他正式登基当皇帝了,这就是宋钦宗。

赵桓迷迷糊糊地就被逼迫着登上了皇位,成了北宋的末代皇帝。等他回过神来,那四周富丽堂皇的太和殿让他明白,一个朝代的巨大变革就此拉开了帷幕。他内心痛苦不堪,懊悔不已,恨自己没有早点离开这深宫内院,跑到乡下去过平凡人的日子。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二、朝政混乱内忧外患】

赵桓身为皇帝,原本是能够将奸邪之人清除掉,挑选贤能之士来治理国家的。但是呢,十年的宫廷生涯早就把他的进取之心给消磨没了,他接连任用了十来个糊涂无能的宰相,使得朝政变得愈加混乱不堪。

1127 年正月,金军攻克开封,在城中肆意杀掠,百姓遭殃。这使得京城汴梁陷入恐慌,众人皆惶恐不安。赵桓总算明白自己得打起精神了,于是他委任主战派的知名将领李纲镇守汴梁,并动员百姓共同抗击金兵。

在李纲的调度之下,汴梁城坚不可摧,金兵难以将其攻破。这可让不少投降派大臣心里犯了嘀咕,很是忌恨。他们私下里跟赵桓进言:“皇上啊,只有跟金人议和,国家方可躲开灭亡的灾祸。李纲一味地坚守城池,只会把金人给惹恼了,那咱可就惹上杀身之祸啦!”

为了巴结赵桓,那帮奸臣天天往东宫送去各种美味佳肴,还有春宫图册,一门心思地去讨好他。赵桓呢,根本抵挡不住这些美食和美色的诱惑,没过多会儿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对政事也提不起半点儿兴趣了。

赵桓这人性格懦弱,哪里经得住那些奸臣成天的蛊惑,没多会儿就心思动摇了。为了去迎合金人,他二话不说就把李纲给调走了,转而跟金人求和。这么一来,汴梁城里的将士们就像被卸了甲似的,士气那是一落千丈。没多久,金军就把宋军打得落花流水,直逼汴梁城而来。

【三、屈辱求和自取灭亡】

瞧着金兵那凶猛的来势,赵桓吓得魂不守舍,他压根不管百姓的死活,一门心思就想着保住自己的皇位。就这样,他竟然亲自跑到金军的大营里,极其卑微地向金人屈膝求和。

金人带着戏谑的态度,要求赵桓以对仗体书写投降书。赵桓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为金人修改降表,整整涂改了四次,这才使得金人称心如意。他眼含泪水,宣读了这份充满耻辱的降表,就此让北宋沦为了金国的附属。

打那以后,金人对北宋的欺凌和屈辱是一个接着一个。他们勒令北宋每年都得进贡超多的金银、丝绸之类的东西当贡品,那数量大得呀,就算是富裕的汴梁都承受不起。特别让人愤恨的是,金人还硬要北宋送几千名宫女去当人质。

赵桓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全然不顾北宋所遭受的耻辱。他竟然亲自挑选了好几千名宫女和公主送去给金兵,这里面甚至有他同父同母的妹妹赵福金。这些无辜的女子遭到金兵的欺辱,最终客死异乡。

“陛下竟亲手将妹妹连同众女子送给敌国,这般心狠,这般辜负,实在是令人愤恨!”百姓们在私底下对赵桓的行径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全天下的人都对这个出卖国家利益的昏庸之君表示唾弃。

赵桓为了能筹备好贡物,拼命地增加赋税并大肆搜刮,这可让老百姓遭了殃。有些原本家境还不错的书生,无奈之下只好把自己从小积攒的书籍古玩给卖掉,以此来缴纳税款。还有些百姓被抄了家,没钱交税,只能躲进山里当起了贼,勉强过日子。汴梁城里面乱成了一团糟,各行各业都变得萧条不堪。

【四、囚禁境外终老死】

金兵攻克汴梁后,赵桓遭金人废除,和他的父皇一并被押往北方。在漫长的路途上,他们惨遭金兵的殴打谩骂,吃不饱饭,生命岌岌可危。

1130 年,赵桓和赵佶抵达五国城(位于今黑龙江哈尔滨),遭受到了软禁。在这地处偏远且气候寒冷的城邑中,他成天满心忧愁,对北宋的灭亡难以释怀。

五国城那地方气候贼冷,赵桓就穿着那薄薄的丝绸衣裳,哪怕到了冬天,也没法多添一件皮袄。他成天挨冻,四肢都给冻僵了。赵佶重病在榻,赵桓除了靠背书朗诵来讨好一番外,就只能孤零零地去熬那漫长的日子。

60 岁的时候,赵桓在城里铲雪,一个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膝盖狠狠撞在冰冷的地上。打那以后,他就再也没办法站起来走路了,只能躺在床上度过往后的日子。第二年,他在一种近乎窒息的状态下,咽下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口气,就这样在这永远寒冷的边疆地带丢了性命。

赵桓被迫登上皇位,而后屈辱求和,最终被囚禁于异乡,其人生跌宕起伏,结局甚是悲惨。我们不能单方面地去评价历史人物,而应当把目光投向整个历史的全貌。赵桓身为君主,确实存在失职之处,然而他也不过是这场国家灭亡之变中的一个受害者罢了。

【结语】

在历史上,赵桓常常被视作软弱无能的昏君,北宋的灭亡,他有着难以推脱的责任。不过,要是更深入地探究历史,就能察觉到赵桓这个人其实也挺痛苦的。他压根儿就没想过当皇帝,稀里糊涂地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被推上了皇位,面对那内忧外患的局面,着实是没办法扭转乾坤。咱们不能对历史人物进行那种非黑即白的简单评价,而是得从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这样才能公平客观地看待历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