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玲因为30000元被一群人追债到娘家,为了保命狠心抛下她和前夫的儿子汤洋。
这事儿听起来让人揪心。
汤振民去世后,张秋芳对小叔子的儿子汤洋视如己出,全力以赴供他上学,期望他也能像堂姐一样考上心仪的大学。
可是,汤洋居然在高二那年,义无反顾地外出打工。
要知道,张秋芳是全剧中最令人仰视的女人。
她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拼尽全力考上了医学院,女儿也在她的潜移默化下,大学毕业又拿到了出国留学的offer。
张秋芳一手带大的汤洋,却成了个例外。
其实不是汤洋太任性,而是因为刘小玲。
刘小玲和汤振民这段婚姻,任性到闪婚又闪离。
为了结婚,两人自导自演一场殉情自杀的闹剧。
刘小玲婚后发现汤振民不但爱玩不顾家,还谎话连篇的不靠谱。
刘小玲虽然一向缺心眼,但不愿为了孩子委曲求全凑合着过日子。
当她发现汤振民跟舞蹈队的女人关系暧昧,还趁她不在家时,两人坐在她结婚的床上。
刘小玲眼里容不下沙子,任性地就把婚给离了。
直到何家人帮她善后,刘小玲才发现离婚一时爽,儿子的抚养权问题成了汤振民手中的筹码。
汤洋是老汤家唯一的男孩,刘小玲为了争得儿子的抚养权,主动提出净身出户。
只是离婚之后,刘小玲才深深懂得左手带娃右手搬砖,每月还得发愁房租的日子有多难。
刘小玲为了自己和儿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做梦都想赚钱。
,刘小玲没学历,没技术,外贸局的铁饭碗也是与何家人撕破脸才得到的顶替名额。
刘小玲先后找了两个兼职,倒卖羊皮,去夜场唱歌赚小费。
没想到,这两个兼职都黄了,铁饭碗也被自己打碎了。
为了生存,刘小玲不得不向生活妥协,把汤洋交给前夫,背井离乡去找活路。
刘小玲与人合伙开服装店,辛辛苦苦忙碌了好几个月,事先谈好的三对三分成,她却只分得了两成都不到。
按理说,刘小玲要么认栽,要么就亮明自己的底线继续合作。
刘小玲却再次不按常理出牌,一声不吭地拿走了30000元的销售收入。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刘小玲不是拿钱跑路,而是拿着30000元的不当得利,带着所谓的朋友们去舞厅嗨皮。
刘小玲前脚刚逃回娘家,合伙人就带着混社会的几个人追到了家门后。
刘小玲没钱解决麻烦,又担心被要债的打成残疾。
为了保命,只能再次背井离乡,过了好几年吃了上顿没下顿,有家不敢回的生活。
汤洋最大的幸运是在他幼年丧父又被亲妈抛弃时,遇到了对他视如己出的伯母。
张秋芳虽然对汤洋很好,甚至对他比亲生儿子都疼惜,但是被亲妈抛弃的痛让他的心里充满了不安全感。
按理说,既然汤洋能够一路读到高二,再努力一年,他就能考上大学,走出淮南,到更大的城市去闯荡。
汤洋却直接退学,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
越懂事的孩子,越令人心疼到泪目。
汤洋最终学会了和解,释然地对刘小玲说,她也是第一次做妈妈。
即便如此,刘小玲的缺席对汤洋的伤害也是终生难以自愈的疤痕。
热播剧《北上》里有个叫马思艺的女孩,她是个花街最懂事乖巧的女孩,却有个比刘小玲更不靠谱的亲妈。
马思艺早年丧父,亲妈改嫁。
马思艺6岁时就被亲妈送回奶奶家。
说好听点是奶奶身体不好,身边需要人照顾,说难听点就是亲妈再婚后很快又生了儿子。
她为了讨好再婚的老公,才忍痛割爱。
在马思艺看来,是妈妈不再爱她。
她在妈妈的新家是个多余的存在。
妈妈把她送回奶奶家,就是不想要她了。
高考在即的百米冲刺时,马思艺的妈妈却突然回来了,甚至跪在前婆婆面前哭穷卖惨:“我命硬,克死了思艺爸爸,第二个(老公)也破产了。
欠了一屁股债。
老二又要上学了,学费还没着落。”
马思艺偷听到亲妈的声泪俱下,一个字都没说就愤然转身离去。
更令人心疼的是,马思艺在上学途中,再次遇到站在街头的亲妈,还是没忍住冲过去,声嘶力竭地质问,“我问你还差多少钱。”
当她听到亲妈的口是心非,情绪瞬间失控,“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善良特伟大,特别有母爱。
怕我受伤就把我扔到奶奶家。”
是的,马思艺10岁就被亲妈狠心抛弃,让她17岁时还天天失眠。
马思艺还没走出被抛弃的阴影,亲妈就又猝不及防地再刺一刀。
马思艺为了替继父偿还4700元的债,居然去打工赚钱。
本可以考上985名校的她,却为了奶奶选择了本地的一所二本。
马思艺的懂事完全超出同龄孩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却为了背负亲妈的命运,内耗自己的同时又在消耗着余生的好运。
无论是汤洋还是马思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就用自己努力的方式活成越来越好的自己。
任何时候,我们首先要为自己好好活,把别人还给别人,把自己还给自己。
才能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疗愈童年的伤。
亲爱的,《六姊妹》你追了吗?
欢迎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哈。
汤洋的成长历程充满坎坷。
从幼年丧父到被母亲抛弃,再到被伯母张秋芳收养,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张秋芳对汤洋的关爱如同阳光,照亮了他黑暗的童年。
她不仅为汤洋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更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内心的创伤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治愈。
汤洋的内心世界复杂而脆弱。
尽管张秋芳对他视如己出,但他始终无法忘记母亲的抛弃。
这种情感上的缺失让他感到深深的不安。
即使在学校表现优异,他依然对未来充满迷茫。
高二那年,汤洋毅然决定辍学打工,这一选择背后隐藏着他对未来的无奈与绝望。
汤洋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
他知道,如果继续读书,可能会面临更多未知的困难。
家庭背景的缺失让他缺乏安全感,他害怕一旦离开这个保护伞,将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
因此,他选择通过打工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希望借此减轻伯母的负担。
汤洋的经历反映了无数留守儿童的心声。
他们虽然得到了其他人的关爱,但内心深处依然渴望父母的陪伴。
汤洋的懂事与坚强令人动容,但也让人不禁思考:这些孩子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相比之下,马思艺的故事更加令人揪心。
从小失去父亲,又被母亲抛弃,她的人生充满了坎坷。
马思艺的母亲在她6岁时将其送回奶奶家,表面上是为了照顾生病的老人,实际上却是为了新家庭的利益。
这种无情的举动让马思艺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马思艺在奶奶家长大,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关怀,但她始终觉得缺少母爱。
每当看到同学与父母亲密相处,她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酸楚。
高考前夕,母亲突然出现,跪在前婆婆面前哭诉生活的艰辛。
马思艺目睹这一切,内心五味杂陈。
她明白,母亲并没有真正关心过她,只是为了寻求帮助。
马思艺的反应令人同情。
她没有选择原谅母亲,而是转身离开。
这种决绝的背后是对母亲的失望与愤怒。
马思艺深知,母亲的行为已经深深地伤害了她。
即使后来母亲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她依然无法释怀。
马思艺质问母亲是否觉得自己特别伟大,这句话道出了她心中的痛苦与无奈。
马思艺的懂事超乎常人想象。
为了替继父偿还债务,她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梦想,选择在当地一所二本院校就读。
这种牺牲精神令人敬佩,但也让人感到心疼。
马思艺背负着家庭的责任,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她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无论是汤洋还是马思艺,他们的经历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
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虽然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怎么看这些故事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