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年纪轻轻资历尚浅的王熙凤何以"一人托两府"执掌管家大权?

写乎 2025-03-27 06:24:58

作者:李大奎

毋庸置疑,王熙凤是《红楼梦》不可或缺的重量人物,有她在,贾府才熠熠生辉,也正是有她在,贾府的败落必然成定局。

原来王熙凤的悲剧极好诠释了不容忽视的人性之恶,不胜唏嘘之际,不禁一问:在二十五岁青春年龄的王熙凤何以如昙花一样瞬间凋谢?她"一人托两府"执掌贾府的管家大权,也就几年时间,正值年纪轻轻资历尚浅时,这是为何?

原因其实很复杂。

这不仅与王熙凤的特殊身份有关,也与王熙凤的个性能力密不可分。当然,也与贾府当时的生存环境息息悠关。

众所周知,王熙凤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千金。金陵王家作为名门世家,原本与国公府的贾家、侯爵之家的史家、皇商家庭的薛家同气连枝,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上流阶层。

王家不仅出了一个升任四省统制的王子腾,地位身份并不逊于有从龙之功的第一代荣国公宁国公,还与皇商家庭的薛家有姻亲关系。

嫁给贾政的王夫人,她的妹妹薛姨妈,正是薛家的代言人,两姊妹都是王子腾的妹妹。

当初薛姨妈携薛蟠薛宝钗上京都时,既没有住自家的宅子,也没寄住哥哥王子腾家,而是选择赖在姐姐王夫人所在的贾家,才有了二宝的"金玉良缘"碾压两个玉儿的"木石前盟",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由此成为一条主线徐徐拉开。

由此可见,王熙凤所在的王家身份显赫,家庭背景非同一般。

王熙凤十五六岁时,也因家族联姻的需要,嫁给了荣国府大老爷贾赦的儿子贾琏为妻。嫁给贾政的王夫人,从辈分上讲,正好是王熙凤的姑妈。

这就构成了王熙凤特殊的身份,一方面,她是高贵的豪门小姐,另一方面,她入嫁贵族之家后,既是荣国府大房的儿媳,又是二房王夫人的侄女。

由于荣国府大房不掌家,随二房一起生活的实际当家人贾母成为贾府的掌舵者,除了要求贾赦大老爷一家隔院另择一屋居住外,还官宣二房代表荣禧堂管家,入住荣国府。

由此,王夫人名正言顺成为荣国府的执行管家。只不过,佛系的王夫人不想更多的抛头露面,便将管家权移交给大儿媳李纨。遗憾的是,王夫人的大儿子贾珠二十岁不到就英年早逝,李纨成了寡妇,不便再行管家权利。

一时,荣国府执行管家的职务空缺,由谁来担任这一要职?王熙凤原本是出局的大房儿媳很难接手此差,正是因为她的特殊条件以及她重要的个性能力起了决定性作用。

由于杀伐果断能力出众的王熙凤还具备一个察言观色的特质,她善于逢迎,特别投荣国府实际当家人贾母的欢心。

贾母对王熙凤这个年轻漂亮的孙媳妇特别欣赏与认可,称呼她为凤辣子,在荣国府缺少一位干练的管家人选时,贾母首当其冲便考虑由王熙凤临时代理荣国府的管家权力。

虽说有颜控的贾母有在意王熙凤的漂亮美丽这一客观情况,主要因素还是出于贾府的大局考虑。

毕竟当时的贾府生存环境并不容乐观,历经三代的贵族之家贾府,尽管处在鼎盛时期,但亟需要转型发展,不能再靠行武起家,得"弃武从文",走科举发家之路。

所以,贾母将宝贝女儿贾敏许配给了考上探花的林如海,与清贵之家的联姻可以有助贾府的发展转型。

悲叹的是,贾府关键时刻涌现的青年才俊,第三代贾氏子弟中的扛把子贾敬,也就是宁国府的二老爷,好不容易考上乙卯科进士,却选择去都外的道观修仙去了。

贾敬的这一胡潺行为,也导此贾府转型发展之路成了泡影,余下的贾氏子弟要么不学无术,要么荒淫无度,都是担纲不了贾家转型发展的主。

第四代贾氏子弟中,原本有一个中了秀才的贾珠,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李纨之夫,却不幸英年而去。

德高望重的贾母,作为贾府最清醒的实际掌权人,面对转型期凋零的状态,只得退而求其次,毅然选择可以倚重的孙媳王熙凤担任执行管家。

毕竟年轻貌美的王熙凤有能力管理偌大的贾府家业,她的丈夫贾琏虽说不堪,也算贾氏子弟中能干事的少有人选,可以配合王熙凤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搭成完美组合。

还有王熙凤作为大房儿媳过荣禧堂管家,大房的邢夫人可以得到自尊心的满足;二房的王夫人也能接受,毕竟王熙凤是自家内侄女,荣国府的管家大权还不是她王家作主,都是一家人,哪还会不认可呢?

所以,年纪轻轻资历尚浅的王熙凤临时代理荣国府,也就成了当时贾府最合适的理想人选。以致宁国府的蓉少奶奶秦可卿病逝后,宁国府的当家人贾珍也请王熙凤过去主持秦可卿的大丧仪,代管宁国府一段时间。

这就是《红楼梦》有名的王熙凤"一人托两府"的高光时刻,那时执行管家王熙凤的确八面威风,厉害着呢。

她年纪轻轻资历尚浅的短板,大字不识几个只精于讨巧迎合,不注重人情管理只在乎心机算机,不考虑贾府危机一心逞能还自认为手段高明等等问题,自然都可以忽略不计。

以致王熙凤接手贾府管家大权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任自己的霸道作风行事,还贪赃枉法,弄出多条人命案子……毫无悬念为贾府的败落埋下了致命隐患。

客观而言,王熙凤以她的精明和算计,在贾府处于困境时,能受命于危难时刻,敢于挑起重担,其管理才能值得肯定。

王熙凤能"一人托两府",将上千人的赫赫贾府料理得十分周全,还深得贾母信任,也得到贾府众多主子下人的认可,尤其是协理宁国府及时发现症结之所在,对症下药赏罚分明,体现了迎难而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因为王熙风管理上手段高明,霸王道杂之,也导致她一时的作恶未被发现,如利用贾府的月例放贷,害死张金哥及守备儿子两条人命,主张张华闹事又让旺儿治他于死地……等等坏事一段时间没有露出任何马脚。

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王熙凤最终也倒在了自己的作恶多端上,造成"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惨结局。

但这不影响王熙风的精明能干,无可厚非,王熙凤是出众的执行CE0,出彩的大管家。

如若王熙凤注重德行,能除恶去邪,无疑是了不起的女中豪杰,优秀的管理大才。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王熙凤能在年纪轻轻资历尚浅的时候担纲贾府管家,还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与贡献,也算功过参半,可以欣慰青春年华谨以吸取经验教训了。

是为记。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