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搭台文化唱戏,柳林县把文化建设融到血液里

博观岁月 2020-10-22 11:43:22

在大多数外地人的眼里柳林是黑金遍地,但是他们不知道柳林除了煤炭,还有诱人的大红枣。

柳林县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红枣之乡。国家农业部确认的“中国红枣第一镇”,就在柳林县三交镇。

俗话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好枣出在咱黄河滩”。为进一步提高柳林红枣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让更多的人走进柳林,了解柳林,支持柳林红枣产业发展,9月29日—30日柳林县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红枣文化节暨2020农民丰收节”。

绿红相间,万山红遍。满山枣林,郁郁葱葱。本届红枣文化节沿用“枣香天下、诚信柳林”的主题,围绕“漫山红透”采摘季,“枣王”评选、认领枣树、“墨香枣园”书画摄影展览、“说唱柳林”地方特色文艺展演+汇演、“枣香天下”论坛及招商引资贸易签约等多项活动展开。

墙里开花,墙内外皆香。柳林文化不仅“红”在了每个柳林人的心头,更要“红”遍大江南北,推动柳林红枣产业焕发新生机,开创新纪元。

为了加强对红枣文化的宣传,柳林县创新了宣传方式。活动期间,“说唱柳林”地方特色文艺展演形式多样,如鼓子秧歌、伞头秧歌、弹唱、盲人说书等在“中国红枣第一镇”三交镇街道以及各个红枣观光采摘点演出,为柳林红枣文化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艺术气息。

说唱柳林能唤起乡土记忆,可以让红枣文化知识更广泛地传播。“用本地方言与伞头秧歌调、盲人说书、弹唱相结合起来,再用朗朗上口的词句说唱”,唱词生动,旋律优美。

这种通俗易懂的表演,能引起很多人的情感共鸣,老百姓听得津津有味,连连拍手叫好,将现场气氛带入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其中,伞头秧歌有一大精髓,其表演的特点是“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

而盲人说书,最令人惊叹的地方是,没有接受过任何学校教育的盲人能把当今社会的变化说的活灵活现,人们惊诧于盲人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信手拈来,滔滔不绝,一人精彩表演,千人如醉如痴。这些别开生面的特色文化,充分展现了柳林古老而丰富的民俗文化之强大的生命力。

波撼两河口,枣乡万亩林

活动期间的亮点之一,是在柳林县石西乡两河口湿地公园举办的“墨香枣园”书画笔会。流水潺潺、枣林掩映的笔会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少长咸集,蔚为壮观,堪为盛事,活跃了整个活动的气氛。

现场邀请了央视频、抖音、百度、今日头条、一直播等平台对本次笔会进行了现场直播,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著名书画艺术家们送来的文化盛宴。

另外,艺术家们自发地写起了“枣”字,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的“枣”字铺满了笔会现场,同旁边的枣林相印成辉。同时,艺术家们围绕“红枣”也进行了集中创作,对联、斗方、匾额、条屏等各种形式的作品,为本次红枣节增添色彩。

此次笔会也是柳林县重视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积极致力于文化繁荣工程,把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战略远见的壮举。

认领枣树,柳林红枣送到家

活动期间,主办方柳林县特意安排了认领枣树活动环节,游客可以与枣树缔结新缘,他们通过挑选,认领自己喜欢的枣树,现场付款,并在枣树上挂上自己的名字,让枣农代理照看,等来年成熟后,枣农将采摘的新鲜枣儿邮寄到自己家,何乐而不为呢?

柳林县以枣为媒、以枣会友,把红枣文化的平台搭建得很好,全方面大力度发展红枣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正努力蹚出助力乡村振兴的转型发展新路子。

柳林的民间文化还有好多可圈可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产品,如柳林碗团、芝麻饼、小杂粮等特色的农产品闻名海外,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不管你是土生土长的柳林人,还是步履匆匆、背井离乡的客人,柳林碗团、芝麻饼、大红枣、南瓜子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总让人欲罢不能,念念不忘。

其实,柳林红枣、芝麻饼、碗团等美食蕴含的价值还不止于此,它跨越了不同文化障碍,让所有来柳林的客人能了解柳林,认知柳林,进而对这个号称“小北京”的柳林产生浓厚的兴趣。

柳林特色小吃,特色农产品、传统民间工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在展销会上一亮相,就让游客大呼过瘾,既能一饱眼福,又能大饱口福。

柳林文化,已融入到了这方水土这方人的血液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底蕴。随着近年来非物质文化发展迅速,柳林县乘势而上,全力抓好文化建设,促进了柳林县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这次活动,柳林县以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和现代传播的手段相结合。从而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文化发展的需求“走进来”。全面挖掘了柳林文化内涵,提升了柳林整体形象。

柳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承载着柳林人民厚重的民族感情,对此,我们应抓住机遇,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尽一份力。

红枣搭台唱大戏,文化建设促经济。活动期间,柳林县成功签约了18个项目,总金额2.13亿元,其中项目签约1.4亿元,贸易签约7310万元。 (屈淑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