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两次将台湾列为"国家",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被视为其在关税战受挫后的"以台制华"新策略。
赖清德迅速提出"脱中入北"政策,妄图与大陆脱钩,转向"北方民主国家"。为讨好美国,他承诺扩大对美采购投资,引发岛内争议。
这种"美台勾连"隐藏何种算计?赖清德的"脱中"为何遭工商界反对?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的狂欢并未持续太久。
在特朗普强行推动全球征税计划后,中国毫不示弱,迅速祭出84%关税反制,让这位自诩"谈判大师"的美国总统猝不及防。
面对中方的坚决回击,特朗普如同被踩到尾巴的猫,突然变招了。
他不仅对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停,更在两次公布相关名单时,蓄意将台湾列为"国家",试图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这一举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多年来以台制华策略的翻版。
特朗普团队的表演还不止于此。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竟然声称"美国没有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反而怪罪中方"挑起紧张局势"。
这种颠倒黑白的伎俩,简直是把全球观众当三岁小孩。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从尼克松到特朗普,美国一直将台湾问题当作遏制中国的战略棋子。
然而,正如毛泽东所言,帝国主义终究是纸老虎。特朗普此次变招,不过是关税战受挫后的无奈之举,他希望通过台湾议题为自己争取更多筹码。
当特朗普玩弄台湾牌的同时,赖清德这位台湾地区领导人却意外地成了美国的忠实"接盘侠",仿佛等待已久般迅速提出"脱中入北"的危险主张。
赖氏"脱中"的算盘特朗普抛出台湾牌的同时,赖清德如同久候多时的演员,迫不及待地踏上政治舞台。
在民进党中常会上,他高调推出"脱中入北"新概念,这四个字背后隐藏着一盘极其危险的棋局:与大陆经贸彻底脱钩,转向与所谓"北方民主国家"深化关系,甚至组建所谓"联盟"对抗中国大陆主导的"全球南方"。
这种主张宛如飞蛾扑火,不仅无视经济现实,更透露出浓厚的政治算计。
为了讨好美国这个"新主子",赖清德开出了一张令人咋舌的"投名状":扩大对美在能源、农业、工业及军售方面的采购;增加美台投资规模;排除贸易障碍;严格配合美方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
这份清单看起来更像是奴仆对主人的效忠宣言,而非平等国际关系中的合作协议。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赖清德还不惜重金与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等人合作,多次邀请这位已被特朗普边缘化的政客访台。
殊不知,蓬佩奥早已被特朗普列入"黑名单",其本人及亲信均被禁止在美国担任公职。一个在美国政坛已成"弃子"的人物,竟成了赖清德争相拉拢的对象,这场政治闹剧不禁让人莞尔。
赖清德如此迫切地向美国献媚,其根本目的无非是为**"台独"寻求生存空间。他不惜牺牲台湾地区经济利益,将美台关系绑定**得更紧,以期获得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
然而,这种倚美谋"独"的策略真能如赖清德所愿吗?台湾民众是否会买账?岛内各界对这一自残式政策的反应又如何?台湾经济能否承受与大陆"断链"的巨大风险?
岛内的反弹声赖清德的"脱中入北"提案一出,岛内各界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要知道,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存度高达40%以上,这早已不是简单的贸易关系,而是台湾经济的命脉所在。大陆市场就像台湾企业的"氧气罐",一旦断开,后果不堪设想。
尤其在电子产业领域,两岸早已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台积电、鸿海等台湾科技巨头在大陆的投资规模惊人,若强行"脱钩",这些企业将面临巨额资产瞬间蒸发的风险。
更讽刺的是,所谓"北方国家"早已拥有成熟的产业体系,台湾企业想要挤入其中,无异于小虾试图闯入满是大鱼的池塘,生存空间十分有限。
面对如此明显的经济现实,台湾工商界的反应可想而知。多个商业协会公开表达担忧,认为"脱中入北"将严重损害根基,导致岛内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不仅是企业界,普通民众也对赖清德的政策持怀疑态度。最新民调数据显示,近六成的岛内民众不认同赖氏对美经济政策,担心过度依赖美国会让台湾丧失经济自主权。
岛内政治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赖清德的"脱中入北"实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缺乏任何经济理性和民意基础。为了维持权力,他不惜牺牲民众的切身利益,将台湾经济前途押在美国这张不稳定的牌桌上。
这种倒行逆施的政策只会加剧岛内分裂,激化社会矛盾。当岛内各界对赖清德的不满日益高涨,大陆方面又会如何应对这场由美台联手导演的闹剧?更重要的是,这种反逻辑、反民意的冒险主义最终会如何影响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
统一进程提速面对美台的这场政治闹剧,中国大陆的反应既沉着又坚决。
在特朗普掀起关税战、赖清德推动"脱中入北"之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则意味深长的视频—新中国开国领袖当年面对美国挑衅时的那句"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的讲话,展现了中方底气十足的态度。
这绝非虚张声势。近年来,中国大陆在军事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近日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关于中国六代战机"歼-36"的视频,甚至有画面显示其低空掠过道路的壮观场景。
岛内评论员蔡正元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陆的六代机已经成形,而美国的在哪里?"这个简单的问题,道出了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
与中国迅速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正逐渐收缩。自奥巴马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虽然不断宣称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但实际行动却雷声大雨点小。
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的核心幕僚苏起精准指出,特朗普的策略本质是"遏华不保台",他只把台湾当作对华施压的筹码,绝不会为台湾付出实质性代价。
历史已经证明,美国从来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从越南到阿富汗,当地政权一旦不合美国利益,就会被无情抛弃。这样的美国,又怎么会真心实意地"保台"?
出人意料的是,赖清德的"脱中入北"政策不仅没有延缓两岸统一进程,反而成了统一的"催化剂"。它加剧了岛内政治分裂,损害了台湾经济利益,让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认识到"台独"的危险性和不可行性。
结语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图谋都注定失败。赖清德的"脱中入北"不仅损害台湾民众利益,更可能成为统一进程的催化剂。历史大势不可阻挡,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未来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