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祖峰的字,功力深厚获得业内认可,网友:一看就是读书人写的

落日熔 2025-02-12 05:43:47

字里乾坤:一封未送出的信

夜晚的风,轻轻吹过窗前的竹帘,带来一丝寒意。祖峰坐在书桌前,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划出一笔遒劲的起笔。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目光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在此刻都静止了。桌上的台灯散发着柔和的暖光,映照在他略显倦意的脸上。旁边放着一张泛黄的旧信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字,字迹工整,却隐隐透出几分急切。

这封信,是他三年前写给一位故人的。可惜,它始终没有送出去。

三年前,祖峰的生活正处在一个岔路口。他的书法作品逐渐受到圈内外的关注,甚至有人称他为“书法界的明星”。但他并不满足于虚名,每一次落笔,他都要求自己做到极致。然而,那时的他,心中却藏着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

那天,他接到了一通意外的电话。

“祖老师,我是小宋。您……能不能来医院一趟?李师兄……他想见您。”

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而急促,带着隐隐的哽咽。小宋是祖峰大学时的学弟,而“李师兄”……祖峰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他没有想到,这个名字竟然会在多年后再次出现。

李师兄,是他大学时期最敬重的人之一,也是他书法道路上的领路人。两人曾经无话不谈,甚至一同研究书法的技法与美学。可是,十年前的一场误会,让他们彻底断了联系。那之后,李师兄远走异乡,再无音讯。而今,竟然在病床上提起了他。

“好,我马上过去。”挂了电话后,祖峰的心里五味杂陈。他匆匆换了衣服,拿起桌上的笔,想写几句信笺带过去,却发现无从下笔。

医院的病房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李师兄瘦削的身影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眼神却炯炯有神。他看到祖峰时,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你来了。”

“师兄。”祖峰的嗓音有些哽咽,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两人沉默了很久,李师兄率先开口:“你这些年的字,我都看了。比我当年强多了。”他的声音很轻,却透着真诚。

祖峰低下头,手不自觉地攥紧,“师兄,当年的事……是我不对。”

李师兄摆了摆手,“都过去了。其实,我早就想找你,可惜……”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只是后来,心有不甘罢了。”

祖峰的眼眶有些湿润。他知道,李师兄口中的“不甘”指的是什么。当年两人共同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被盗,最终却被误以为是祖峰独创。那件事让李师兄心灰意冷,也让他们的友谊划上了裂痕。

“师兄,我……”祖峰刚想解释,李师兄却摆手打断了他。

“别说了。我今天找你来,不是为了这件事。”他从枕头下摸出一本笔记本,递给祖峰,“这是我这些年写的东西,你看看吧。”

祖峰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他的心猛地一颤。这些字,依旧是当年他最熟悉的模样——苍劲中带着一丝洒脱,笔锋之间透着无尽的韵味。

“师兄,这些是……”

“我想让你帮我完成最后一件事。”李师兄的声音低了下来,“我已经没有力气再提笔了。这些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写完这幅‘心经’。我希望你能替我完成它。”

祖峰愣住了,手中的笔记本微微颤抖。他翻到最后一页,只见“心经”开篇的几行字工整端庄,却戛然而止。

“你愿意吗?”李师兄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一丝恳求。

“我愿意。”祖峰几乎没有犹豫。

接下来的几个月,祖峰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这幅“心经”上。他反复研读李师兄的笔记,揣摩他的用笔习惯和创作思路,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次落笔,他都感觉像是在与李师兄对话。

然而,就在他即将完成这幅作品时,却接到了小宋的电话。

“祖老师,李师兄他……走了。”

电话掉落在地上,祖峰呆呆地站在原地,眼前一片模糊。他握着毛笔的手微微颤抖,泪水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了一片墨迹。

几年后,祖峰终于将那幅“心经”装裱,挂在了自己的书房里。他没有将它公开,而是将它视为自己与李师兄之间最后的对话。

那封信,他始终没有寄出去。它被他夹在“心经”的笔记本里,成为了一段未了的缘。

有时候,他会坐在书房里,望着那幅字出神。他相信,李师兄一定会看到它。他更相信,书法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传承,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

窗外的风吹动竹帘,带来一阵清香。祖峰提起毛笔,继续书写。他知道,他的书法之路,还远没有走完。而这一路,李师兄的精神,将永远陪伴着他。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