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国际舞台上稳步前行。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咱们广交朋友,和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深厚情谊。
大家熟知的“巴铁”、“塞铁”,那都是与中国交好的典范。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另一位“铁兄弟”,在这个国家,五星红旗随处可见,那场面让美国人都羡慕不已,印度也跟着眼红。
那么这位“铁兄弟”究竟是哪个国家呢?它又是如何与我们中国建立友好联系的呢?
【印度洋上的璀璨明珠】马尔代夫位于印度洋中北部,是一个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的岛国,宛如一串散落在印度洋上的珍珠,陆地面积298平方千米,是亚洲最小的国家。
它东北距斯里兰卡675公里,北部离印度的米尼科伊岛仅约113公里,南部的赤道海峡和一度半海峡更是海上交通要道。
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是这个国家最繁华的地方,尽管面积仅有1.96平方千米,却居住着约23万人口,人口密度极高,城市建筑密密麻麻。
由于陆地面积有限,马累的机场建在附近的机场岛上,一座中马友谊大桥将马累岛、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连接起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这座大桥正是中国援建的,它也成为了中马友谊的象征。
马尔代夫以旅游业闻名于世,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
“一岛一酒店”的独特模式,让游客们能尽享私密、奢华的度假体验。
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22日,马尔代夫该年已接待国际游客196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游客人数达26万人次,约占国际游客总人数的13%,中国成为马尔代夫第一大客源国。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马尔代夫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支撑着这个国家的经济。
【中马友好合作的深厚渊源】中国与马尔代夫的友好合作源远流长,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成果斐然。
多年来,中国充分发挥自身基建优势,助力马尔代夫打破发展瓶颈,为当地经济腾飞和民生改善注入强大动力。
中马友谊大桥堪称典范之作,马尔代夫是群岛国家,岛屿间交通不便长期制约发展。
在马尔代夫民众的热切期盼下,中马友谊大桥应运而生,这座由中国援建的大桥于2018年竣工通车,全长2000米,是马尔代夫历史上首座跨海大桥,它如一条巨龙横卧海面,连接起首都马累、国际机场与胡鲁马累岛。
此前,当地民众往返主要靠轮渡,通勤高峰时排队数小时,如今开车几分钟就能抵达,大大缩短出行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为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架起便捷通道。
当地商人哈桑激动地说:“大桥改变了一切,我的生意范围扩大了,进货、送货都更高效,收入明显增加,感谢中国朋友!”
除了大桥,中国企业还参与马尔代夫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
承建的北京城建集团员工克服物资匮乏、设计理念差异等难题,经过多年努力,让机场旧貌换新颜。
如今,机场停机坪更宽阔,可起降大型客机;配套设施齐全,旅客吞吐量大幅提升。
2023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超5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旅游业时,中国企业坚守岗位,确保机场附属设施项目如期交付,帮助马尔代夫在疫情缓解后快速复苏旅游业。
在网络通信领域,中国同样伸出援手,过去马尔代夫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大多地区只有2G网络,难以满足民众和游客需求。
中国企业挺身而出,克服海底复杂环境,铺设上千公里光缆,让马尔代夫迈入4G时代。
如今在马尔代夫的酒店、餐厅,游客能流畅刷视频、发朋友圈;当地民众可通过网络拓展业务、学习知识,网络的改善还吸引不少科技企业投资,为马尔代夫经济多元化发展添砖加瓦。
【抗疫协作,共克时艰】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给全球带来巨大挑战,马尔代夫也未能幸免。
旅游业遭受重创,经济面临停摆,医疗物资短缺、防疫经验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此危难时刻,中国与马尔代夫携手并肩,谱写了一曲共克时艰的抗疫战歌。
疫情初期,中国政府迅速行动,向马尔代夫捐赠大批医疗物资,涵盖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检测试剂盒等,解了马尔代夫的燃眉之急。
中国企业和民间组织也纷纷慷慨解囊,筹集物资运往马尔代夫。
2020年3月,云南省政府援助的抗疫物资运抵马尔代夫维拉纳国际机场,马尔代夫外长沙希德由衷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及时援助,是马尔代夫抗疫的坚强后盾,让我们看到希望。”
与此同时,中国医疗专家团队逆行出征,奔赴马尔代夫。
专家们深入当地医院、社区,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指导疫情防控、患者救治、核酸检测等工作。
在马尔代夫医院,中国专家现场演示防护服穿脱、核酸采样规范操作,提升当地医护人员防疫技能。
还通过视频会议为马尔代夫偏远岛屿医疗机构提供远程指导,确保防疫全覆盖。
马尔代夫政府和民众积极配合防疫,严格执行中方建议的防控措施。
患难见真情,马尔代夫也在中方抗疫艰难时刻回馈温暖。
疫情初期,马尔代夫政府向中国捐赠100万罐金枪鱼罐头,国家航空公司捐赠防疫物资,展现真挚情谊。
正如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所说:“中马是真诚朋友,困难时刻相互支持,友谊牢不可破。”
【五星红旗飘扬背后的深情厚谊】马尔代夫对中国的情谊,那真真切切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走在马尔代夫的街头巷尾,时不时就能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一抹鲜艳的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无论是酒店、商店,还是当地居民的家门口,五星红旗都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马尔代夫对中国游客更是展现出十足的诚意,实行免签政策,只要拿着护照,中国游客就能轻松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开启梦幻之旅。
这一举措,极大地便利了两国人民的往来,让更多中国人有机会领略马尔代夫的魅力,也让马尔代夫民众能近距离接触中国朋友。
当地商家为了迎接中国游客,还特意学习中文,用蹩脚却热情的中文招揽生意:“欢迎光临”“打折优惠”,让人忍俊不禁又倍感亲切。
酒店里,五星红旗装饰着大堂,工作人员会贴心地用中文提供服务,让中国游客宾至如归。
在一些特殊节日,马尔代夫民众还会自发组织庆祝活动,与中国游客一起挥舞五星红旗,共庆佳节,那热闹欢快的场景,满是中马一家亲的温馨。
美国人看到马尔代夫满是五星红旗的画面,那股羡慕劲儿就甭提了。
美国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瞧瞧人家马尔代夫,和中国关系多铁,满大街的五星红旗,真希望我们也有这样的朋友。”
在国际交往中,这种真挚、平等、互助的友谊实在难得,而中马做到了,这也成为国际友好合作的典范,让世界看到国与国之间情谊的美好模样。
【结语】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马友谊宛如一股清流,为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合作共赢树立了标杆。
这是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真诚互助的典范,是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的有力呼应。
让我们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期待中马两国在未来续写更多精彩篇章。
在经贸、科技、环保、文化等领域碰撞出更多绚丽火花,为两国人民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也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愿中马友谊之树常青,万古流芳!
参考资料:中国日报网在2024-01-09关于《和评理|中马友谊源远流长 务实合作谱新篇》的报道
光明网在2020-03-31关于《中国向马尔代夫援助抗疫物资》的报道
观察者网在2020-11-25关于《中国造桥助马尔代夫人梦想成真,印度眼红了》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