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刚上小学低年级时,我秉持着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理念,事无巨细地守在他身边。
每天的作业时间,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坐在他旁边,眼睛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生怕他有一丝懈怠。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我反复讲解,可他还是眼神迷茫,我的耐心渐渐消磨,语气也不自觉地变得严厉起来。
而他呢,面对我的催促和指责,要么默默流泪,要么干脆发呆,原本应该高效的学习时间,变得漫长而痛苦。
不仅如此,我还给他报了各种课外辅导班,周末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我满心以为,这样全方位的 “紧盯” 和 “填充”,能让他在学业上一路领先。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一击。他的成绩并没有如我所愿地突飞猛进,反而对学习的兴趣日益减退,曾经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也渐渐黯淡。
直到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亲子教育讲座。讲座中,专家提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放养、自养和寄养” 的有机结合。那一刻,我仿佛被一道光照亮,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教育方式。
我意识到,之前的我过于注重 “自养” 中的监督和管控,却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底层能力和内在动力。就像一棵被过度修剪的小树,失去了自由生长的空间,难以茁壮成长。
所谓 “自养”,并非是无休无止的监督与唠叨,而是在孩子成长的早期,着力培养他们的底层能力。
比如,我开始注重与孩子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每天晚上,我们会一起躺在床上,分享一天中的喜怒哀乐。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倾听他的小烦恼,还会引导他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而逐渐培养他的思辨能力。
我也会利用生活中的点滴机会,培养他的专注力。比如,我们会一起玩拼图游戏,从简单的几十片开始,逐渐增加到几百片。在拼图的过程中,他需要集中精力,观察每一块拼图的形状和图案,这不仅锻炼了他的专注力,还让他学会了耐心和坚持。
而 “寄养”,也不是盲目地把孩子交给他人或机构。我开始精心挑选适合孩子的课外班和兴趣活动。
在选择之前,我会和孩子一起讨论他的兴趣爱好,尊重他的意愿。
然后,我会实地考察各个机构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等。例如,为他选择书法班时,我走访了好几家机构,最终选定了一家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在那里,孩子不仅学到了书法技巧,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学习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
当我逐渐调整了 “自养” 和 “寄养” 的方式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开始有了更多 “放养” 的空间,而他在这个空间里,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成长。
他会主动拿起一本书,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一读就是一个多小时。有时候,他还会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他的作文也不再是干巴巴的流水账,而是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妙语连珠。
就像我邻居家的孩子,父母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 “紧盯” 他的学习。
但他们注重在早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习惯。孩子每天放学后,会主动完成作业,然后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参加户外活动。
他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在各种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放养” 并非是毫无作为的放任自流,而是在 “自养” 和 “寄养” 的坚实基础上,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当孩子拥有了良好的底层能力、内在动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后,他们就像被点燃的火箭,能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领悟到了 “场域育儿法” 的重要性。家庭环境就像一个无形的 “场”,时刻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
以前,我下班回家后总是习惯性地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对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每天晚上会抽出时间来阅读书籍,孩子看到我专注读书的样子,也会好奇地拿起一本书坐在我旁边阅读。周末的时候,我会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跑步、打球,渐渐地,他爱上了运动,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
我们还建立了家庭学习时间,每天晚上固定一个小时,全家人都坐在书桌前学习或者阅读。在这个安静而充满学习氛围的 “场域” 里,孩子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如今,我深刻地体会到,学霸的养成并非偶然,也不是简单的 “放养” 就能实现。
而是多种养育模式合理分配、高质量执行的结果。作为家长,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环境。
在孩子的教育道路上,我们都是探索者。让我们用爱与智慧,为孩子铺设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让他们在自由与约束中找到平衡,茁壮成长为有担当、有才华、有品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