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的横空出世,是中国工程师长达17年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这标志着我们终于打破了美国波音和法国空客的垄断。经过多次完美试飞后,从2023年开始,C919在国内就已开始正式运营,但在国际市场,虽然C919获得了大批订单、也备受认可,可迄今为止,仍未被投入使用。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C919不符合国际航空规则标准,而是欧美卡着适航证不放手。要知道,我们早就向提交国际航空组织提交了申请,可美国却以各种理由拒绝,而欧盟虽已受理,但却设置了三个审查阶段,它在2024年更是公开表示,称C919认证难度大,取证周期预计会被拖延5-7年!
从欧美极力阻止的举动就不难看出,他们其实对C919充满了恐惧,故而设置层层壁垒,企图通过航空霸权这种小手段来稳固波音和空客的地位。但“我命由我不由天”,C919的命运又岂能由他们所掌握,既然以欧美为主的国际航空组织容不下国产大飞机,那我们就创造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和标准!
截至目前,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亚洲、中东、非洲等29个国家签订了双边适航协议,同时还制定了相关认证体系,其中包含217项核心标准。更让人感到振奋的是,认可“中国标准”的国家数量现已提升到了42个,他们累计采购了约785架C919订单!
估计美国和欧盟此刻都懵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拒绝给C919颁发适航证竟然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一旦中国制定的航空认证体系大规模展开,那么欧美的那套航空“霸权”手段将再无用武之地。
或许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欧盟方面似乎已经开始松口了,有消息称欧盟计划在2025年给C919发证。不过,欧盟适航证高高在上“施舍”的这种姿态,恐怕最终要沦为笑话了,因为我们已经不在乎了,就连不少外媒都纷纷表示:全球航空规则要被中国洗牌了。
作为现代工业的璀璨“明珠”,C919的含金量毋庸置疑。它融合了30万众标准件和500万个零部件,其中有上海宝钢的钛合金锻件、四川成飞的复合材料机翼、中国商用航空研发的长江-1000A发动机等等,可以说,C919从材料、航电再到动力等核心技术,几乎都摆脱了进口依赖。
当然,我们从不提倡“闭门造车”,除了核心技术之外,国产大飞机在其他配件方面也极为注重国际合作,这种“内外结合”的模式可谓一举多得,我们在握紧核心技术、避免被“卡脖”的同时,多元化的采购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在安全保障问题上,国产大飞机C919也更值得信赖,航电系统方面,它采用的国产综合模块化的结构,不仅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了4倍,操作响应度精度更是控制在了0.01度级!反观美国的波音飞机,其口碑已几近坍塌,仅是2024年11天时间里,它就出现了5起大大小小的事故!
至于价格,C919更是拥有巨大优势,相比同类型的客机,其单价便宜了将近20%!对于那些有着民航客机需求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考虑到运营成本,C919显然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
根据中国商飞发布的预测数据,全球窄体机未来20年至少有3.2万架的需求空间,这意味着,C919将大有可为。背靠国内完善且庞大的工业体系,完全可以断定,C919的崛起只是不太久的时间问题。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美西方在民航市场如今却显得格外挣扎,其中,波音737MAX系列订单取消率已高达37%,其研发投入相比2010年也缩水了超50%,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曾引以为傲的航空制造业,注定会走向衰退。
近段时间,C919成功完成了跨大西洋验证飞行,而珠海航展的“翼龙-X太阳能无人机机翼”也早已枕戈待旦,全世界都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创新和崛起。我们眼中是“星辰大海”,无意与欧美适航证推诿扯皮,而是要开启人类飞行文明的新旅程!支持请点赞
未来的飞机制造业同今天的轮船、汽车制造业一样,中国一定会冠绝全球!
鉴于波音飞机安全事故不断,对欧美客机进入中国也应该按我们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证!
一切约束我国发展的“国际规则”我们一概不承认,一切不平等的“国际惯例”我们一概不遵守。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打破强盗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枷锁。
这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用一带一路包围了西方国家。
鉴于波音飞机安全事故不断发声,对欧美客机进入中国也应该按我们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证!
打破思维格局最重要,我们要创立自己的标准,让欧美的飞机也必须申请我们的标准检测才能在国内飞,这样就有筹码谈判了!
如果不考虑双边贸易平衡,国内航班早大规模削减空客订单改用C919了!
[点赞][点赞][100][100]
[点赞]
这几年波音很多高管都是印度人,飞控软件等很多也承包给了印度人,所以这几年造的737订单断崖式取消,名副其实的死亡机型
很害怕坐波音737飞机
C919已经安全运营,载客量过百万了,谁跟你说未投入使用的?
俄罗斯应该很后悔当初退出合作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人种之一,只要我们的精英科学家们从零到一突破后,之后的二三四五六就会突飞猛进的改进升级直到成为白菜价,从电动汽车就可看出欧洲人是多么的恐惧担心。
实事求是,重用人才不闭门造车,引进西方对应配件同时接触零配件相关人才交流学习消化进而自己成熟,慢慢拿下所有零配件技术及产业,还有放开下方到国内其它企业研发出来交付,你怎么知道别人做不出来?只要提供参数试一试吗?前期尽管成本高,但研发出来后,后期批量就降低成本了,且其它型号也便宜,因为技术通用。如同比亚迪,有完整产业链,一定程度后,爆发优势,成本便宜,生产高效。1年1800架市场需求,那中国到时候一年交付500架C919,不得了
[点赞]
C919发动机不是赛峰的吗?
欧美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肯定不会公正处理此事,他们会把西方人的无耻与虚伪展现出来的。
制造大型商业飞机,本来就要制定国标的,符合要求才能给适航证。以后外国飞机要进入中国销售,也要符合这些标准啊,不是说他们的标准合不合格,而是符不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
好。飞向世界
根本是我们的产能不足!和欧美卡适航证有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