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人都认为狐应该是祥瑞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然而不知道从何时起有人竟然慢慢地把让狐从祥瑞,变成了人见人怕、为非作歹的狐妖和不良生活作风的妇女代名词?为何狐的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一落千丈,命运变化如此之大?追本溯源,真相让我大吃一惊,竟然是和道教有关。
那我们先来看看,汉晋以前人们对狐的印象如何?其实直到汉朝以前,我们没有看到关于狐的是妖兽的说法。先秦时代,狐的形象并没有特别高大上,甚至是祥瑞一说也没见到过。至少在我们目前了解到经史子集中,看到不关于此方面的内容。
先秦时代,作为中国历史最早的诗集《诗经》,我们看到的狐主要是代表男人。男女感情中,有男人主动追求,《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也有女人对男人的思念。比如《卫风 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只不过《诗经》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男女之情,他们表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关关雎鸠”、“南有乔木”等,狐在他们的感情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如此,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周易》对于我们华夏文明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对狐的描写出现在卦象中,有些代表吉利,也有些不吉的时候。《周易 未济卦》曰:‘狐涉水,濡其尾,吝"。意思是狐过河的时候,尾巴被打湿,不吉利。
《周易 解卦》说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这这一点,还在《左传》出现过一次,就是秦晋之间的一次战争。战争中就有过一次占卜,出现了“解卦”。占卜师据此推断战争最终的结果是经历三次失败后才能成功。结果果不其然,秦穆公在自己与宿敌晋国的战争中获得成功。
《山海经》中确实有一段九尾狐的说法。《大荒东经》说: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这里并没有说它是是特别的动物,只是说明有这样一种狐存在,这也是九尾狐第一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南山经》讲到: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大家看到这里,千万别误会,这里说的不是狐,而是形状像狐,有九条尾巴,声音像人类小孩的声调,还吃人。吃了它的肉可以防止上当受骗。
狐吃不吃人这个问题,实践出真知。当你看到现实中的狐之后,你就不会相信真正的狐会吃人的说法。狐的身形比较娇小,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它们主要以小型动物为食。别说它吃人,我想它还担心人类会吃了它。所以狐吃人的说法还是站不住脚。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4万年以前狐狸开始吃人类的残羹剩饭。
然而最有名的还算是《吕氏春秋》中里那只嫁给大禹的九尾狐涂山氏。她为大禹生下来启,开启了华夏文明新的时代,人们把这只九尾狐当做祥瑞。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他在楚辞《天问》中写道:浞娶纯狐,眩妻爰谋。恐怕这是第一次“黑”狐的文学作品。在屈原看来,寒浞自从娶了一个妻子之后,就被蛊惑去陷害后羿。这只怕是我们在所有文学作品中第一次见到对狐的大型诋毁。这里我想“浞娶纯狐”并不是说寒浞娶了一只狐为妻子,而是说他得到一只狐。我只是想问,狐跟这个故事有什么关系?狐做错了什么,屈原会对它如此诋毁。
他在《哀郢》中,说到: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当时,楚国的旧都郢都被秦国攻破,祖宗宗庙被焚毁,人们远离几百年的国都,背井离乡,人们对于家园毁坏感到痛心,远离故土又想回去的心情。这一描述在后世得到广泛应用,人们用"狐死首丘"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故土情节。
其实在先秦时期,人们更多是对于狐的皮毛特别感兴趣。已经成为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周朝的礼乐制度中,把狐的皮毛划分等级,规定了什么等级的人可以拥有什么样的狐皮毛。《礼记》曰:天子狐白之裘,诸侯青,卿大夫狐掖。
那时候对于狐,人们更看重的是它的皮,特别是白狐和青狐。皮毛特别保暖,而且因为十分难得,与今天的奢侈一样,所以最高贵的天子可以穿白狐的皮,而诸侯是青狐,一般的公卿大夫只能穿一点狐身上的皮。《墨子 章士》中讲到: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如果天子得到它,还要专门记录一次。就像我们现代人购买一些东西要发朋友圈一样,要显露一下自己。
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管子》中记载了第一次中国历史上的贸易战,主要标的物就是白狐。春秋时期的齐国在齐桓公时期,管仲当政,国富民强。他们利用白狐这种奢侈品发动一场贸易战,不得一兵一卒就战胜了当时的代国。
人们对于祥瑞之物,从来都是顶礼膜拜。自己能亲眼见到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更不可能去伤害他们。何曾见过把龙、凤、麒麟等物的皮毛拿来装饰?如果真把狐当做神兽,那肯定不会杀死它,剥下它的皮毛穿在自己身上。所以狐的皮毛如此珍贵,成为了权贵皇家的装饰衣物。在周王室诸侯看来,狐只是一种为自己提供装饰的动物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看到这里,我们看到了先秦时代,人们对狐没有报太多恶意,甚至是把它当做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狐的形象并没有太多上下起伏。并不是我们常认为的祥瑞之首,或者是妖魔鬼怪。
转折点就在汉晋时期。在这个时代,狐的形象开始出现反转。矛盾的是,有关它是神兽祥瑞的象征,也有它是妖魔怪物的说法。
汉朝时期,狐的形象开始有一定的变化,成了一种怪异的现象。比如在《史记 陈涉世家》更是记录了秦末农民战争中,领导人用狐和鱼来编造假象,为自己壮大声势。其原文: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东汉有一部由班固等大文学家联合著作的书籍《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是中国汉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就说到狐是一种念家的动物,如果天子恩德能够波及到它,那狐既可以繁衍生息,日益繁盛。其实这里是借狐来劝谏当朝的天子,广施恩德于天下,自己的王朝才能持续长久,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白虎通》曰:狐死首丘,不忘本也,九德至,则九尾能得其所,子孙繁息,於尾,明后当盛也。
东汉一位大学者许慎,在他的眼里狐开始妖魔化。他精通《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博学多长。他在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花了三年时间写下了《说文解字》。里面对于狐的解释:“狐,妖兽,鬼所乘也,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易曰:田获三狐”。我们在这里看到他把狐作为一种鬼依靠的动物。道家经典《崆峒问答》曰:“人之假造为妖,物之性灵为精,人魂不散为鬼。
众所周知,道教就是继承中国古代对鬼神的崇拜,在战国阴阳五行之上发展而来的。特别是张道陵祖师所创"正一道",他们的宗旨之一就是"伐诛邪恶,整理鬼气。"所以这一切其实都与道教的发展有关。
从张道陵创立道教以后,道教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特别是汉朝,很多方术士都在朝廷中得到重用,官至极品。甚至到了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就是打着道教的旗号,领导人张家兄弟他们用到道教中的符咒和丹药治病救人,影响最终席卷全国。到了两晋时期,道教更是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派别势力。
司马家建立晋朝,终结汉末三国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华夏大地短暂的统一。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道教诞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只可惜,十几年的统一时光及其短暂,华夏大地又陷入到了将近400多年的五胡乱华的大分裂时期。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饱受战乱之苦的黎民百姓对道教的依赖逐渐扩大,同时这也让道教能够的发扬光大。
我们看到,在司马家创立的晋朝,出现了很多志怪、神仙、占卜等书籍。其中以史学家郭璞、葛洪、干宝为代表。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郭璞为正一道教徒,深通易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正一道的教徒都会用符文为人们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郭璞在《玄中记》中描写到: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盅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而我们在很多关于狐做恶的场景中,能够制服狐的都是与道教有关的人。比如干宝《搜神记》中一篇名为“韩友驱魅”的篇幅中,韩友就是一位善于占卜、懂厌胜之术的方士。《阿紫狐》中也是道士认出了这只狐狸是“此山魅也”。岂不知这位著述《晋史》的干宝也是精通阴阳五行学说的人物。
葛洪也是东晋时期有名的道教炼丹大师,据说他最终得道成仙。他为后世留下了《抱朴子》、《神仙传》等等一系列关于炼丹、修道、神仙的道教书籍。这里恐怕就是所有事情的转折点,也是人们把狐当做迷惑人类的妖精的开端。《名山记》是东晋王嘉编著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名山记》曰:“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而王嘉此人也是一方士,曾经隐居终南山,后来他受到晋孝武帝的重用,在朝为官,后来被前秦皇帝苻坚的儿子所杀。
凡此种种,那我们不就不得不怀疑,这场对狐狸开始丑化、妖魔化的舆论是起于道教。毕竟为自己树立起这样一个妖魔对手,自己可以一展身手,为民除害,伸张正义。这样让自己的教派学说更进一步深入人心,扩大道教影响力。
正因为如此,后世很多的小说、诗词、元曲等等文学作品进一步把狐比作是人间淫乱魅惑的妖怪,就不再稀奇。宋时有“无狐魅不成村”之说。故又名“狐媚”,以比世间淫女。唐时有“狐媚偏能惑主”之檄。等等,数不胜数。甚至在明末清初,柳泉居士蒲松龄更是写下了巨著《聊斋志异》,将狐媚的说法推向了巅峰。
总结起来,不管是什么力量让狐的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在表达人们的正邪观念,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正义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基石,对于邪恶我们都抱着斗争的心态,永远追求正义。道教发展,也许就是在能够在人们心中树立起自己正义的形象,才得到古人对他们的支持,让道教成为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这也反映了自古以来国人追求正义的理想从未间断。
不是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