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的财务黑洞问题由来已久,其预算规模庞大但管理混乱,涉及审计失败、资金滥用、监管缺失及军工利益集团渗透等多重问题。
1、连续七年未通过审计:自2018年首次接受审计以来,五角大楼连续七年未通过联邦财务审计,成为美国政府唯一未通过审计的部门。2024财年审计结果显示,28个下属单位中仅9家通过,15家未通过,其余未完成。
2、1.9万亿美元资产无法入账:2023财年审计中,五角大楼一半资产(约1.9万亿美元)因记录混乱或缺失而无法追踪。例如,2021年陆军因备件预测错误导致2.02亿美元浪费,另有1.48亿美元用于购买根本不需要的零件。
3、4万亿美元资产分散管理困境:五角大楼资产遍布全球4500多个地点,包括人员、武器、基地等,但无法统计具体位置和数量。2018年国防后勤局发现8亿美元建设项目无书面记录。
4、天价采购与资金滥用一包衬套9万美元:美国空军曾以9万美元采购一包普通衬套(市场价约100美元),时任众议员沃尔茨在国会质询中揭露此事,空军部长甚至无法解释价格合理性。
5、F-35战机项目黑洞::F-35项目总成本预计超1.7万亿美元,但审计发现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丢失超过100万个零部件(价值8500万美元),国防部仅核实了其中2%的损失。五角大楼完全依赖承包商提供的零件数据,导致价值2200亿美元的备件库实际规模被严重低估。
6、监管缺失与系统性腐败:2016-2018财年,五角大楼员工违规报销差旅费超9.65亿美元,包括超标住宿费和虚构行程。国防部下属情报项目占美国情报总预算2/3,但机构冗员严重,多个部门重复执行同类任务,效率低下。F-35零部件丢失数据依赖承包商自行上报,缺乏独立核查机制,导致大量损失被隐瞒。
7、军工复合体与政商“旋转门”:国防部高官退役后常加入军工企业,利用人脉推动高利润合同。例如,前国防官员通过游说为洛克希德·马丁等公司争取订单。军工复合体通过煽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推动军火销售和预算扩张。例如,F-35项目在俄乌战争期间获得额外拨款。尽管审计问题频发,美国国会仍逐年增加国防预算(2025年达8330亿美元),且不附加严格监管条款。
国防部长海格塞思承认,大量预算用于对抗中国等“先进对手”时无效的项目,例如冷战时期遗留的冗余机构。
根源分析:五角大楼的财务黑洞不仅是管理问题,更是体制性腐败的结果:全球4500多个资产点导致审计复杂度极高;军工复合体通过政治献金和游说影响政策,削弱监管;国防部长期以“国家安全”为由逃避透明化,审计整改流于形式。
特朗普授权马斯克审查国防开支,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如AI算法)破除利益链,但军工复合体的渗透深度可能使改革阻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