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佩通坦·西那瓦抵达北京,开启了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
佩通坦的北京之行,从细节中透露出满满的诚意。抵达第二天,她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组自拍,背景是北京的地标建筑,笑容灿烂。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她当天的造型——高扎马尾辫,后脑勺别着一根带有流苏的金属簪子。这一细节被解读为“向中国文化致敬”,尤其是考虑到她家族的中国血统:西那瓦家族的曾曾祖父是19世纪从广东移民泰国的客家华侨。
佩通坦的时尚选择绝非偶然。作为昔日的“泰国第一名媛”,她的穿搭向来是媒体焦点。此次访华,她以中西合璧的造型亮相,例如白色西装搭配泰国传统元素服饰,或是印花长裙配宝石耳环,既展现职业干练,又融入文化符号。这种“女性政治美学”不仅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也让她在外交场合中显得更具亲和力。
佩通坦此行带着四大任务:
联合打击跨国犯罪:中泰将加强司法合作,重点打击电信诈骗和网络赌博。这件事迫在眉睫!泰国这两年因为电信诈骗,总共损失了860亿泰铢,换算成人民币得185亿!而且平均每天发生的诈骗案造成的损失就有8000万泰铢,这数字太吓人了!
推进中泰高铁与陆桥项目:泰国希望加速与中国的高铁合作,尤其是与中老铁路对接,以提升区域互联互通。
吸引中国投资:佩通坦与多家中国民营企业会谈,目标锁定电动车、电器等产业,推动泰国成为东南亚制造中心。
4. 大熊猫引进计划:泰国计划向中国申请租借一对大熊猫,作为两国友好的象征。
这些议题不仅关乎经济,更暗含政治信号。例如,打击电诈直接回应了近期中国游客对泰国安全问题的担忧。佩通坦在访华前甚至亲自“以身试骗”——她透露自己曾接到AI仿冒外国领导人的诈骗电话,险些中招。
访华前一天(2月4日),泰国政府突然宣布对泰缅边境的三个地区(达府、北碧府、清莱府)实施断电、断网、断油措施。这些区域正是缅甸妙瓦底电诈园区的“供电命脉”。尽管断电导致泰国电力局每年损失6亿泰铢(约合1.2亿人民币),但仅占总收入的0.1%,而对缅甸犯罪集团的打击效果立竿见影——虽然大型团伙靠发电机维持,但中小型犯罪网络陷入瘫痪。
这一招堪称“四两拨千斤”。一方面,泰国边境社区受影响极小,民众对政府的果断行动表示支持。另一方面,对外向中国展示合作诚意,迅速获得中方“赞赏”。还有对犯罪网络,切断基础设施,迫使犯罪成本飙升。
佩通坦的“断电策略”被认为有父亲他信(泰国前总理)的幕后指点。他信曾公开呼吁“泰国需在跨境犯罪问题上与中国深度绑定”,而佩通坦将此转化为实际行动,既巩固了家族政治遗产,又为自己树立了“实干派”形象。
佩通坦的成功绝非偶然。她出身泰国政商顶流家族——西那瓦家族,家族成员中已有4人担任过总理(父亲他信、姑姑英拉等)。尽管试图淡化家族光环(公开称父亲为“他信先生”而非“爸爸”),但她仍受益于家族资源:名下拥有21家企业股份,总资产超680亿泰铢(约142亿人民币),个人身价43亿泰铢(约8.65亿人民币)。
然而,佩通坦并非“躺赢”。她在2023年大选中挺着8个月孕肚拉票,产后两周便重返竞选,最终以“草根政策”赢得底层支持。此次访华,她再次展现执行力:行程密集、目标明确,甚至一天内三次换装应对不同场合。
但佩通坦的“赢家”之路仍布满荆棘。他信、英拉均因政变下台,佩通坦需避免重蹈覆辙;
泰国高层被曝与犯罪集团有牵连,打击电诈可能触动利益集团;中国游客对泰国安全信任度尚未恢复,需长期努力。
此外,她的时尚外交也曾引发争议。例如,2024年APEC峰会上,拜登牵手引导她下台阶的画面被批“弱化女性领导人形象”。但佩通坦用实力回应质疑——此次访华,她用簪子、自拍和断电策略,将话题牢牢锁定在政治成果上。
尽管挑战犹存,但这位38岁的总理已证明:在权力与时尚的交织中,她既能“穿CHANEL”,也能“拉电闸”。 正如泰国网友所言:“她让我们看到,政治不仅是男人的游戏,也可以是一场优雅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