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海军近代发展历史上。徐增平,这位曾经的军人、后来的商人,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其一个出生于青岛的普通男子,17岁时参军入伍,将青春热血洒向祖国的边疆。1983年退役后,他转战商场,在香港打拼出一片天地。在香港,徐增平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
然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动态,特别是军事领域的发展。因为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军事实力的支撑。
1997年,他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报道:乌克兰拟出售一艘完工度68%的航母。它就是苏联后期建造的——瓦良格号。徐增平看到这条消息后,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名状的激动。
徐增平深知航母对于一个国家军力的重要性,如果祖国能够拥有这艘航母,将会提升海军的战斗力和国家的国际地位。但由于美国暗中施压,乌克兰只能将航母出售个人或企业,用于商业用途。于是徐增平毅然决定以企业购入,作为游轮用途,买下该航母。
然而,购买航母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还需要面对国际上的种种压力和阻碍。但徐增平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谈判过程充满了曲折与挑战。为了赢得乌克兰人的信任,徐增平曾在短时间内灌下6斤白酒;一番努力后,乌克兰同意2000万美元出售航母以及相关建造图纸。
结果美国又来干预,结果乌克兰只能改为公开拍卖。历经努力,还是我方以2000万美元高价拍下。为了筹集资金,他抵押了所有财产,向亲朋好友求助,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多次洽谈延期事宜。
恰好,当时又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终于,在合同付款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刻,徐增平终于付完了最后一笔尾款,瓦良格号,这艘承载着国人航母梦的巨舰,终于买到手了。
但购买航母只是第一步,回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美国又来了,授意土耳其之下,航母被堵在黑海不给通行。受困黑海期间,徐增平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每日都是高昂的租船费、停泊费。
但即便如此,他从未放弃过让航母回国的信念。最终,在祖国的帮助下,让利了差不多20亿美元的好处,交了10亿保证金,土耳其才放行,2002年瓦良格号成功抵达大连港。2年多时间,瓦良格前前后后花费了约1亿美元。
此后,徐增平将航母无偿捐给祖国,并宣布公司破产,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之后事业虽然经历了波折,但缓了过来,公司越做越大。2011年,他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亿元,用于支持科技研究。这一举动再次彰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徐增平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爱国、奉献与坚持的传奇。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与付出。